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竞争加剧,上海能否创下新的“第一”?
发布时间:2021/01/19 财经 浏览:698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许多方面担纲着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特殊使命。上海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有着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特殊使命。
特殊使命、特殊身位,决定了上海工作始终要有特殊追求。这座城市做任何事,都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完成任务”,甚至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好”――这里一直将“追求卓越”视作重要的发展取向,将“富于创造”视作重要的实践要求。
这就意味着任何时候都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争先进、创一流的志气,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勇立时代潮头、坚定走在前列。
上海历史上曾创下许多“第一”,改革开放至今又创造过一系列“第一”,有些领域曾经“独领风骚”,也有许多探索实现了复制推广。今天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均不同以往,竞争态势更为复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局面下,上海既面临外部竞争压力,也面临自身转型考验,有的领域传统优势已经不再,有些指标亦已被人赶超。
这本身并不足惧,很多时候是历史规律和发展必然,关键是能不能顺应时势、再造优势,能不能创造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更有含金量的“第一”,在新征程、新起点上用新的方式继续彰显应有的功能。
新发展阶段,上海有新的使命,有需要为国家分忧的,也有为兄弟省市探路的,有些领域就是要带头闯“无人区”,有些方面就是要率先下“先手棋”。
上海今天要创造的“第一”,不再是简单的规模上的第一,而应该是质量、效益、品质、战略上的第一,比如要在打破“卡脖子”技术突破上争取第一、在新兴前沿战略性领域上争取第一、在配置全球资源的功能上争取第一、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上争取第一、在高层次人才集聚度和认同感上争取第一、在营商环境上争取第一、在城市治理效能上争取第一、在城市生活品质和市民满意度上争取第一,等等。
“比学赶超”,“超”是目标。上述方面,都是今天需要持续超之所在,而其中的内涵转变,背后正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不断更新。这种超越,既需要眼光向外,持续对标前沿趋势和顶尖水平,不断补齐自身短板、提升自身能力,也需要刀刃向内,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用非同寻常的状态创非同寻常的奇迹。
越是风险挑战加剧、形势任务严峻,越是要依靠解放思想的力量、改革创新的力量,越是要跳出条条框框、打破各种观念阻碍和利益藩篱。按部就班、原地打转永远争不了先进、创不了一流。我们要围绕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聚焦改革发展的瓶颈,推出更多标志性改革、引领性开放、突破性创新。要勇于自我扬弃、另辟蹊径,敢于不走寻常路、放飞想象力,敢于在必要时顶一顶天花板――要坚信,只要想干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上一篇: 中国太保: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