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房住不炒!上海这个区域发布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新增供应20万套住房
发布时间:2021/02/03 财经 浏览:816
摘要:商品房、租赁房、动迁安置房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3:1。
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新片区将继续坚持职住平衡,针对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快构建以市场供应为主、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租购同权的新片区住房体系。
据了解,未来5年,临港新片区将新增规划住宅用地总规模约720公顷,新增供应住房约1600万平方米,约20万套。商品房、租赁房、动迁安置房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3:1,并根据实际人口导入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临港新片区将迎来人口导入的高峰期。”管委会建设和交通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届时新片区规划范围内实有人口规模90万人,且具有年轻化、国际化、学历高、流动性高等特征,住房需求将更趋多元化和多样化。
根据规划,临港新片区将盘活闲置商品住房、15%配建租赁房等存量房源,培育发展代理经租。梳理多年未安置的征收安置房源,转换为可利用的公共租赁住房,拓宽房源供应渠道。鼓励企业在7%-15%配套设施中建设“蓝领公寓”,吸引品牌房企投资建设全自持租赁住房(长租公寓)。
该工作人员介绍,临港新片区将建立从“一套房”到“一间房”再到“一张床”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针对高端、国际化人才,通过市场化手段,建设质量上乘、交通便利、环境品质较好的国际社区及精品住宅社区,解决、改善‘一套房’需求。针对刚毕业的高学历人才,提供以租赁住房(公租房)、先租后售住房为主、多种补偿手段综合的住房保障措施,保障‘一套房’或‘一 间房’需求。针对以公共服务类行业一线职工群体为主的人群,通过公租房拆套合租、宿舍型房源筹集、企业建设“蓝领公寓”等多渠道措施,提供一定的紧凑型租赁房源,保障‘一张床’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临港新片区还将立足单位规划,优化住房供应空间布局。滴水湖核心片区将重点发展顶尖科学家社区、105社区TOD开发、105社区护城环路北侧区域等,高标准打造居住品质,提升设施配套与服务水平,差异化打造居住组团,把握国际社区的供应时序。
新兴产业片区重点发展书院、万祥社区,妥善处理农民动迁安置问题,依托地铁枢站点,重点建设周边居住区域。
先进智造片区重点发展泥城社区(包括重装备区公租房),结合产业支撑、人口规模、设施配套和住房水平等因素,合理把握住宅用地供应时序和节奏。
综合产业片区重点发展两港快线综合区域TOD开发、东海农场转型升级,依托两港快线综合区枢纽站,完善住宅配套,着重考虑发展租赁住房。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管委会建交处处长朱建忠说,“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不断完善‘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市场和保障两大体系,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样性住房需求,完善由先租后售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征收安置住房等构建的新片区特色住房保障体系,全力推动实现全体临港人‘住有宜居’。”
(图片来源:临港新片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