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从外贸看上海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坐标和作用:“中心节点”更加巩固 “战略链接”日益彰显
发布时间:2021/02/06 财经 浏览:634
2020年,我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率先从疫情影响中实现正增长,外贸发展功不可没。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和门户,上海外贸进出口、进口、出口总值均逆势创下历史新高,成绩亮眼。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48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2.3%,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占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0.8%。回顾分析2020年上海外贸发展走向,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产业链供应链迅速恢复,为全年逆势增长奠定基础。2020年3月底,上海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生物医药行业已全部复工,集成电路主要制造企业复工率超过99%,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整体复工率超过96.5%。4月,上海市外贸进出口率先由降转增,早于全国2个月回稳复苏。全年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分别进口2972.1亿元和29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04.9%,合计占同期上海市进口总值的15.5%。得益于上海有效控制疫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2020年上海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比2019年净增2474家,达52202家。更多上海企业主体参与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能量交换,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固和活跃。
把握全球市场供需新变化,出口产品结构更加丰富。受疫情影响,全球防疫物资需求激增。在口岸各单位紧急协作、通力保障下,2020年3月以来,上海口岸累计验放口罩等防疫物资出口占全国近四成。2020年,上海市出口医药材及药品等达147亿元,同比增长6.2%。全球疫情同步催生大范围居家工作和消费的新需求。2020年,上海市分别出口笔记本电脑、家电、平板电脑等“宅经济”产品892.1亿元、143.2亿元、45.4亿元,分别增长31.5%、7.3%、58.3%。同时,作为新兴贸易业态,跨境电商在疫情期间进出口贸易值不降反升,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海关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创新试点,支持跨境电商贸易方式全年出口2000多万票,货值近20亿元。
消费品进口优势扩大,成为疫情影响下的“意外收获”。疫情发生后,跨境旅游大幅萎缩。大部分出境旅游的购物需求以消费品进口方式回流,原本难以纳入贸易统计的零散跨境消费得以回归常规贸易渠道。2020年,上海市分别进口老百姓最热衷于出境购买的化妆品、箱包、手表498.5亿元、238.5亿元和166.1亿元,分别增长16.4%、34.9%和18.7%,合计对同期上海市进口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0.4%。同时,得益于进博会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国际知名消费品品牌中国总代理集聚上海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上海正在成为更多高品质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全年,上海市共进口各类消费品4640.5亿元,增长5.8%,占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的29.5%,继续保持全国消费品进口最大省市地位,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新片区建设、综保区转型,为带动投资、扩大进出口增创空间。2020年5月,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年内,上海市7个原出口加工区均已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依托新片区建设、综保区转型增创的特殊政策空间,国内国际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战略通道进一步畅通。2020年,上海市7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3382.7亿元,增长4.9%,比全市总体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7%,拉动同期上海市外贸总体增长0.5个百分点。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规模逐月攀升,截至2020年底,合计进出口已达到90.8亿元。2020年,上海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增长,实际使用外资202.33亿美元,同比增长6.2%,规模创历史新高;上海市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达到2.25万亿元,增长2.9%,占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值的64.6%,显著高于全国平均的38.7%。
高端实体制造集聚发力,成为外贸出口“新亮点”。受益于有效的疫情控制,上海高端实体制造企业产能恢复较快,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成为上海外贸出口的一抹亮色。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不到2年,2020年10月下旬即实现约7000辆整车出口。当月,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上海工厂亦正式投产。2020年,上海市汽车出口量增价扬,共出口20.5万辆,价值186.5亿元,增长39.9%;其中,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出口3.1万辆,价值46.6亿元,激增178.6%。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已集聚集成电路行业重点企业超过600家,推动2020年上海市集成电路出口1521.7亿元,增长15.4%。
总体而言,受全球疫情继续蔓延等外部因素冲击影响,外贸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高度集聚的产业链供应链、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以及对接国际的政策空间,成为上海外贸发展稳固的基本盘,必将成为上海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动能。长期来看,上海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中心节点”地位更加稳固,“战略链接”作用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