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城市更新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谋发展 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1/03/08 财经 浏览:452
数据来源:政府工作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代表委员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足绣花功夫,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围绕民生需求布局,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湖南省株洲市市长阳卫国代表认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根据城市发展规律,我国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
“民生项目加快落地,将给群众带来更多实惠。”阳卫国代表说,株洲过去城市建设更多围绕工业产业布局,居民区配套设施相对不足。以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株洲市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打通断头路,拓宽窄巷子,让百姓打开窗就能见到绿色,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解决城市发展中问题的有效途径。”浙江省丽水市市长吴晓东代表认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更注重追求速度和规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碎片化”问题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将大大提升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内容更综合。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丽水市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建设近两万套安置房,还推动了相关中心城区教育、医疗等75个重大民生项目落地。”吴晓东代表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将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稳投资、促消费,城市发展潜力大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数据显示,我国城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均接近90%,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85%。代表委员认为,城市是扩内需补短板、稳投资促消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战场。
“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吴晓东代表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一系列城市建设领域的民生项目,有利于充分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吴晓东代表说,在丽水市,城中村改造不仅建成了安置房,商业地标也拔地而起,还有一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街巷弄堂,通过城市更新打造成新的旅游景点,“我们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社区项目,商业区、居住区、产业区布局更合理,产业升级迈出更大步伐,点燃发展新引擎,带来消费新机遇。”
“城市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阵地,城市更新行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辽宁省沈阳市市长王新伟代表认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资本、土地等要素根据市场规律和城市发展需求优化再配置,能够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更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
代表委员表示,城市更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要顺应人民需求的变化,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委员表示。
“要优先解决老百姓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难题,踏踏实实一件一件办好。”阳卫国代表说,近年来,株洲市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方便了1.2万户居民的生活。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校长陈晓红委员表示,城市更新是个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住建、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城市群、都市圈中城市间的布局规划调整,因此要推动各部门、各城市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不同城市的比较优势,促进分工协作,强化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推动多元参与。连玉明委员建议,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城市更新质量。通过建立社区参与平台,推动基层治理,强化社区居民在城市更新中的主体作用;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市场化社会化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建立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还要问效于民。”连玉明委员建议,加快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形成一套与大规模存量提质改造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实现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推动城市更新,要大幅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让城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让人民享受到更多城市发展的成果。”陈晓红委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