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德银预计2022 年将有4500亿元流入人民币债券市场
发布时间:2021/12/30 财经 浏览:578
德意志银行集团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近日发表对2022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展望报告。刘立男认为,尽管在全球新冠疫情、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常态化方面依然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中国固定收益市场在2022年仍将是全球投资者进行多元化投资时的有利选择。刘立男表示,2022年人民币债券市场将有三大决定性趋势,分别是去相关性、久期风险和全球投资者的增持。
第一个趋势是中国固定收益市场与全球市场的相关性将逐步减弱。刘立男指出,这一趋势在2021年已有所显现,在明年还将进一步加强。形成去相关性的宏观因素包括:
中国坚持严格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新冠病毒变异对国内消费和生产所构成的风险。
宏观政策近期强调稳增长,意味着政府在2022年上半年将增加财政支出,同时货币政策将侧重于通过跨周期调节支持信贷增长。预计M2和信贷规模将稳步增长,上半年投资增速将触底反弹。
宏观政策中期将转向聚焦“双循环”中的“内循环”,更加独立于全球市场。因此,即使美联储加速货币收紧,人民币债券的表现也有望较其他新兴市场更为优异。
第二个趋势是久期风险增加。2021年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8%至3.28%间小范围内波动,原因包括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有所减弱,一系列监管动作使市场风险情绪升温,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刘立男预计人民币债券将在2022年面临以下久期风险:
信贷条件放宽,以支持贷款和信用债券融资,挤占对无风险资产的需求;
随着财政支出和信贷条件的放宽,市场风险情绪将逐渐缓解,第二至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将趋于稳定;
在供给方面,若赤字率保持不变,中央政府债务净融资预计将增长20%至3万亿元,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规模预计将持平;
全球利率上升的溢出效应:预计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支持以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并防范人民币债券和外汇出现大幅波动。预计十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将处于2.8%至3.4%之间。
第三个趋势是全球投资者增持人民币债券。刘立男指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债券和股票纳入全球指数,离岸投资者对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持有量(包括债券、股票、存款和其他金融资产)已从2013年底的12750亿元上涨至今年9月底的86610亿元,平均年化增长率高达 31%。
刘立男预计2021年约有70%的离岸资本流入(约6650亿元)进入了人民币债券市场。截至2021年11月底,境外投资者持有约4万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一倍以上。由于中美长期利差维持在145基点左右的高位,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持有比例相对较低,且中国正不断开放金融市场准入,刘立男认为全球投资者仍将继续加码对人民币资产的投资。
然而,鉴于全球利率和美元方面的风险,加上中国国债已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预计被动资金流入的速度将有所放缓。刘立男预计2022 年将有4500亿元流入人民币债券市场,主要来自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及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