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国家统计局:4月一线城市房价略涨,二三四线继续走低
发布时间:2022/05/20 财经 浏览:534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70城房价变动报告。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47个和50个,比上月分别增加9个和5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总结称,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呈降势、同比继续走低。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这是2015年12月以来首次新房价格出现同比下跌,表明房价出现拐点,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较大的压力,信号意义很强。
二三线城市有涨有跌,分化加剧
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仍保持上涨态势,但涨幅明显回落,二线城市出现明显分化,重庆、杭州等少数呈现增长态势,而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哈尔滨等北方城市却疲态尽显,降幅继续扩大。
数据显示,4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与上月相同。
同比来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上涨3.9%和2.4%,涨幅比上月均回落0.4个百分点。
而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其中,杭州与重庆的新房同比涨幅超过6%,甚至超过4个一线城市;而同比跌幅最大的哈尔滨,新房与二手房同比跌幅分别达到5.6%和6%。
值得注意的是,三线城市除无锡、三亚等少数热点城市之外,几乎呈现一面倒的下滑趋势,房价下行压力巨大。
具体来看,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5%,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与上月相同,同比降幅却达到2.5%,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有房企人士向观察者网指出,楼市的强弱不能单看二三线城市划分,即便同为二线城市之间,其自身基本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拥有足够产业支撑和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房价相对坚挺,反之则面临较大下跌和库存压力。
市场信心不足,救市政策频出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疫情与行业周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2年以来各地楼市交易量不断下滑,库存压力之下,房价下滑在所难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4%。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2%。
业内普遍认为,购房者信心不足是主因。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强调控和房企暴雷频率增加,购房者预期被彻底扭转。简而言之,过去人们普遍将买房置业当作发家致富的投资手段,掏空六个钱包也要买;当所有人都觉得买房不划算时,观望甚至否定情绪就开始不断积累。
供应端同样如此。近期,热点城市首轮集中供地陆续落幕,房企参与度、竞价次数、溢价率等均不及去年同期,除深圳、杭州等极少数城市外,绝大多数要靠国企兜底,鲜有民营房企参与。
对此,尽管今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救市政策不断,但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下,始终难以彻底扭转市场信心。
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出台了不同类型的稳楼市政策。针对需求端,涉及调整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发放购房补贴、限售政策修改、鼓励多孩家庭购房等多个方面;针对供应方,则有降低土地款首付比例、推进债务展期、提供资金支持等手段。
同时,主要城市的个人房贷利率已经有所下降,按揭贷款的放款周期也明显缩短。
但从市场表现上看,到5月上半月,重点城市的市场交易情况仍未好转。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中央层面的“救市政策”,允许地方依据实际情况,降低首套住房商业贷款利率比市场报价最多20个基点。
不少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此举与地方性调控政策不同,既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影响、又能够切实降低购房成本,被视为今年最重要的楼市利好政策,有望加速恢复市场信心。
不过,亦有行业人士指出,政策的落地和起效尚需时间,且由于不是强制性措施,金融机构的执行尺度仍需观察,因此短期内楼市热度仍旧难以回暖。此外,疫情因素仍是影响后续市场交易的重大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