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新出征 新行动,上海如何跑稳三季度
发布时间:2022/07/04 财经 浏览:480
上海,新的出征已经开始。
6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选出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6月28日,十二届上海市委一次全会选出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
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上海,进入第三季度,社会经济发展如何部署、怎么行动?新一届上海市委班子的思考和谋划,值得我们深度关注。
新班子
6月25日至27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召开,通过十一届市委报告、十一届市纪委工作报告,选出新一届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市纪委委员。
6月28日,十二届上海市委一次全会选出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
全会选举李强为市委书记,龚正、诸葛宇杰为副书记;当选为市委常委的还有刘学新、吴清、胡文容、赵嘉鸣、陈通、朱芝松、张为、陈金山、郭芳。
12位上海市委常委中,5人为“70后”;陈通、张为、郭芳为新当选的市委常委。
新班子肩负新使命,将开启上海“新的跨越、新的出征”。
新跨越、新出征
李强在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代表十一届市委作报告,题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这是一场新的跨越,更是一次新的出征。”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抗击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后,科学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全面部署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任务,强调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继续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光荣使命,用奋斗创造新奇迹、以实干展现新气象,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把目标愿景变成美好现实。
新季度,新行动
7月1日,三季度第一天,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举行。
通常而言,第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是全年的重要参考。市委书记李强在会上指出,做好三季度工作,关系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关系保持和谐稳定大局,关系市党代会之后抓开局,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拿出雷厉风行的行动。
李强强调,三季度任务艰巨繁重。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展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越要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统筹兼顾的能力、比学赶超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抓落实,千方百计抢时间、抢进度。“弹好钢琴”,把握全局,把精力摆布好,把工作统筹好。大力营造比实干、比贡献的氛围,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干事业的局面。更加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考验中考察识别干部,更加鲜明地树立在“赛马场”上比作为、比实绩的用人导向。
上海市市长龚正就做好三季度重点工作指出,要按照市委部署,结合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加强疫情监测预警,高效开展应急处置,加快筑牢免疫屏障。全力以赴加快经济恢复重振,狠抓助企政策落实、重点产业发展、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资稳外贸。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落细落实就业帮扶政策,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加快推进民心工程、办好民生实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着力维护城市安全稳定。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在新的跨越、新的出征中,对于上海而言,第三季度的表现尤为关键。
第三季度怎么部署,基层如何落实?从李强在市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一次调研活动中,可以观察到答案。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答案就在行动里。
6月29日,李强赴浦东陆家嘴金融城、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以及相关跨国公司调研。
在陆家嘴金融城,李强指出,对于已经明确的目标任务,就是要毫不迟疑、快马加鞭,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尽快拿出细化落实的具体举措,一项一项抓落地抓深化。要发挥“王牌”作用,彰显特殊担当,奋力打开新的战略空间,充分释放新的强劲动力,全面增强“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在推动全球要素资源高效流动、高效配置、高效增值上有新的作为,为实现更多“上海指数”“上海价格”成为世界市场的晴雨表作出新贡献。
在自贸区,李强指出,要着眼增强“四大功能”、发展“五型经济”,把长板拉长、把优势做优,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加强更高水平的开放制度供给,形成更多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集成性制度创新,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在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部,李强说,上海将进一步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定不移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贯通发展。我们将为企业深耕上海创造更好环境,进一步稳固和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企业加快创新发展,更好参与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