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首份“零碳循环”报告亮相进博会
发布时间:2022/11/12 财经 浏览:352
11月10日,“双碳”目标引领下,“低碳”“零碳”成为第五届进博会的热门关键词之一。聚焦产业互联网碳中和和工业包装大循环,首份“零碳循环”产业报告也亮相进博会。
在第五届进博会“2022第二届碳中和实践大会”上发布的《零碳循环:产业互联网迈向碳中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指导,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上海箱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箱箱共用”)联合推出。
报告认为,疫情加速了产业互联,并将继续推动互联网应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在绿色发展、“双碳”战略布局下,以工业包装零碳循环服务为代表的中国零碳循环产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投资与创新机遇。
“箱箱共用”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廖清新表示,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工业包装产业必须基于“三化融合”(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双降一升”(降本降碳增效)技术创新,应对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的工业包装“零碳循环”,将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标准配置”,以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廖清新看来,产业数字化技术赋能,令中国原创零碳循环技术迎来服务全球制造业零碳转型和合作的重大机遇。呼吁政府、资本、企业携手共创产业繁荣生态,加快打造工业包装大循环产业体系。
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包装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6.4%,几乎相当于同期GDP增速的2倍。业界认为,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包装零碳循环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将为相关产业提供可观的发展空间。
上述报告也表示,以智能技术、数字化、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零碳循环赋予产业链更大的降碳空间。零碳循环全产业链将联动更多新基建,驱动AI、5G、云计算、大数据、AIoT云平台等新兴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内生外化效应。报告同时建议,关注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以及数字物流新型基础设施的低碳化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