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扶贫先扶智!近千人次师范生奔赴祖国各地展开爱心助学“接力”
发布时间:2019/07/23 新闻 浏览:922
7月22日报道:“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月2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杨河小学揭牌成立。该基地将作为“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支教宁夏组的主要工作站点,为更多宁夏籍师范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技能提升平台,成为卓越师范生养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五年来,华东师范大学有近千人次的师范生,前往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展开助学公益接力行,用青春与智慧助力国家教育扶贫事业。
2016年载阳照月-山西组趣味科学课堂
暴雨冲毁山路,他们却更加坚定梦想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是宁夏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更是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载阳照月”宁夏组刚抵达便体会了“下马威”——由于多日暴雨,当地道路被大雨冲毁,支教的小老师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了三公里泥泞山路,才到达对口支教的吉强镇杨河小学。
来自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张璇同学是宁夏小组负责人,说起这次社会实践,小姑娘脸上的疲倦难掩兴奋之情。“我是宁夏银川人,也是第一次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支教。在这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地区教育的巨大差异和当地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作为一名国家师范生、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在教育扶贫和社会发展上可以做的贡献。‘年轻’不应该成为我们暑期在家‘宅’的理由。”
宁夏组是“载阳照月”众多项目的一个缩影。“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支教实践项目由热心人士胡宏昌先生资助,受华东师范大学基金会支持,助力大学生实现反哺家乡教育的梦想。“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教育实践活动以“振兴乡村·反哺社会”为主题,定期定点为教育“软资源”匮乏的乡镇小学量身提供成长夏令营。项目成员走进社会,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不断推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五年来,项目总队累计派出41支队伍,贯穿寒暑假的公益接力行,近千人次的师范生分布13个省市自治区,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约5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数千名偏远地区学子带去了爱与梦想。“载阳照月”项目更是受到了支教学生、学生家长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并在上海市大学生“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等获奖。今年夏天,孟宪承书院共有10支载阳小分队,近百位师范生继续前往内蒙古、青海、甘肃、山西、福建、云南、重庆、江西、宁夏、浙江等10个省份开展支教活动,在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成长服务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坚定从教信念。
2019年载阳照月-宁夏组调研过程中支教队员行走在崎岖山路
载阳照月五年,他们用“生命影响生命”
“载阳照月”支教实践项目以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科普化著称。以重庆组为例,他们今年来到了重庆市奉节县兴隆一小(奉节县于2019年4月实现贫困县摘帽)开展支教课程。期间,来自华东师大的小老师们为学生带去了包括安全教育,守护学生成长;榜样课堂,感受典范力量;成长规划,锁定人生目标;诗海拾贝,传承中华文化;科学之旅,培养创新思维;趣味科普,探寻自然密码等各类新式课堂和多样课程体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展孩子们的学习视野;而对口支教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第六小学的内蒙组则在此基础上,以“沪蒙文化体验”为主线,融入众多蒙古族特色元素和题材。
多年来,在实践的过程中,载阳照月支教团队的每位团员都是学生们眼中的“人生导师”。在陪伴相处的过程中,实践团员们认真研讨、挑灯备课,都是为了呈现给孩子们浩瀚的知识之海;每次共进晚餐、宿舍谈心,都是想更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每次手工制作、图书购买,都是想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每一位“载阳照月”支教团员与多名学生合作学习,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影响着学生,触动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并在美好的陪伴后,以淳朴的书信联系这些学生,将梦想的力量传递给孩子们。在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以及“小老师”家访活动的影响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当地家长也变得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团队支教的经历也影响着每一位团队成员,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变得更加博爱、更懂协作、更敢拼搏,更好地呼应了“生命与生命相互影响”的内涵。
2019年载阳照月-重庆组的作业辅导课上,支教老师为学生答疑
乡村教师归属感调研,他们让支教“多一点意义”
作为全国首家师范生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加强书院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实施“师德涵养计划”、“教技提升计划”、“教师博雅计划”等一系列教师素质养成计划,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综合素养,而“载阳照月”便是孟宪承书院近五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品牌育人项目之一。
在当前大学生支教活动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孟宪承书院更是“传承”与“创新”并重,实现“支教”与“调研”相融,更加精准地助力“扶智”。今年, 10支载阳小队在完成支教夏令营活动的基础上,还以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演变”主题调研,旨在通过对不同地区乡村教师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研等多种途径,客观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并结合大学课堂所学的教育学相关理论,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未来教师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让支教多一点意义”的探索,使得“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支教实践项目获得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市级重点项目立项(社会服务类),并被推荐至全国“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大学习”专项计划立项。截止目前,陆续出发的小分队已开展数百份问卷调研和数十个个案访谈。
载阳照月云南组今年对口支教富源县第七中学(富源县于2019年4月实现贫苦县摘帽),支教小队在富源七中的大力支持下,与当地教师就“何以成为老师”、“身为教师的经历”、“对身为教师的态度与情感”三个核心问题展开调研。云南组负责人、2016级生物科学专业的李斯琪同学说,在访谈中他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乡村老师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与认同感。“内心强烈的职业意愿”、“爱与感恩”、“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等在采访中成为高频词,在支教小队成员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与此同时,“新形势下教师的高标准和高压力”也屡屡被提及。
一路走来,“载阳照月”学子返乡支教实践项目得到了各方的支持与认可,不少成员立志毕业后服务家乡教育,更有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提出加入项目。来自2018级社会学专业的梁梦婷便是其中一员,作为江西组负责人的她说:“我一直都有支教的想法,但总担心自己作为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没有授课经验。载阳照月项目的指导与支持,让我有机会化身暖阳明月,给小朋友们带去光亮。看到孩子们笑得像糖,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成长,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据悉,除了“载阳照月”之外,孟宪承书院还跟台湾高校合作,组织优秀师范生参与台湾偏远山区支教,一做就是4年;从去年开始,还与来自台湾的大学生一并前往湖北恩施支教。值得一提的是,书院的“彩云支南”志愿服务队坚持6年前往云南落后地区开展教育扶贫,2017年该队伍还荣获上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上一篇: 揭秘上海书展走出上海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