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更精准数据助力城市运行管理 “智慧气象”有望保障进博会
发布时间:2019/08/05 新闻 浏览:910
气象科技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的上海,成为全国最早使用智慧气象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城市之一。7个位于市中心的辖区陆续实现分区预报预警,与城市运行大数据结合,以更精准的数据为城市运行提供管理建议。今年,上海将探索在智慧公安基础地理信息应用基础上开发智慧气象应用,这一应用成果预计可用于保障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降水预报可精细到1平方公里
多年前,上海9个郊区实现了分区预报预警。而7个中心辖区占地面积仅全市10%,面积越小,气象预报精度要求越高,当时的科技水平难以满足。
一场小范围的阵雨,传统天气预报只能显示“局地有时有阵雨”。若发布预警,中心城区要联动响应,在人力物力上造成浪费。若不发布预警,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里,局地阵雨有可能引发严重公共事件。
要实现中心城区分区预报预警,气象预报必须更加精准。通过风云卫星、火箭探空、雷达和无人机等探测技术,数值预报、格点预报等预报技术水平的提升,强化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上海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领跑全国。下了不到1小时的零星小雨,在气象科学上只有“0.0”毫米,不算有效下雨,如今也能被技术“精准捕捉”。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董熔介绍,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上海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精准度基本与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持平。其中,降水预报可精细到1平方公里内。
抢险队比“暴雨”提前到达
在有了精细化的预报能力基础上,从2015年起,上海在杨浦、黄浦、徐汇三个中心城区陆续试点分区预报预警,实现防灾减灾。
黄浦区防汛办副主任谢骏介绍,去年8月21日,区防汛部门收到一条预计1小时内黄浦区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提醒,抢险队伍比“暴雨”提前到达南浦大桥附近的易积水点。由于准备充足,没有造成积水。
分区预报预警也被纳入日常城市管理机制。2018年,徐汇区推行“城市运行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技术人员将历史气象数据和城市运行数据巧妙结合并建立推导模型,为城区运行决策、社会管理提供建议。上海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强介绍,这套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运行刚满一年时间,预测准确率提高了50%。
如今,气象服务还要实现“趋利”,即通过精准预报预警,为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提供指导,增加效益和获得感。据介绍,2017年5月,上海气象部门以精准的预报成功保障了国产大飞机C919安全首飞。针对市民健康生活需求,上海还成立了“健康与气象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了感冒、儿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暑等疾病风险预报产品,帮助市民更好地防病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