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国交响乐奏响70年回声 上海展演第二场如约而至,广州北京也将举办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中国交响乐奏响70年回声 上海展演第二场如约而至,广州北京也将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27 新闻 浏览:763

原标题:中国交响乐奏响70年回声

“当时,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很重视中国作曲家,我看父亲当年的笔记,发现上课是讨论式的,老师强调用中国自己的语言来创作。”昨晚,已故作曲家邹鲁之子邹向平走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说起当晚演出曲目之一《交响狂想曲》背后的故事。这首曲子是邹鲁当年的毕业作品之一,1963年5月首演,“今日听来,仍能感受到其中讴歌建设富强新中国的理想与热情。”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上海音乐会”第二场昨晚如约而至。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带来邹鲁《交响狂想曲》、陈强斌《绣赋》、周龙《弦乐四重奏与管弦乐协奏曲——唐诗二首》、王德龙《冰雪丁香》、方可杰《热巴舞曲》、郭文景《交响变奏曲——祖国》等跨越数十年的交响曲目。
 选取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作品
“70年来,200余位作曲家奉献了数以千计的交响音乐作品。许多已随着时光消逝,但仍有诸多优秀作品,历经磨砺愈加璀璨,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叶小纲说,“音乐会选取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音乐家在交响乐领域做出的努力,也展望了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
《交响狂想曲》作为开场曲亮相。作曲家郭文景说:“我年轻时曾在四川工作,时常听闻邹鲁考取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故事。他是个传奇,但我始终没有机会聆听他的作品,这次如愿了。”
紧接着亮相的《绣赋》,意图捕捉记忆中姑苏绣品与园林中的光影。作曲家陈强斌介绍,这是苏州交响乐团委约作品,这次是第二次演出,“十多年前,我的创作比较传统;2003年开始做了很多与电子音乐、舞台艺术等方面的跨界,这几年又重新回归,如《绣赋》所显示的那样,我真正要写的是这种语言方式的音乐。”
音乐会尾声,由郭文景创作的《交响变奏曲——祖国》压轴上演。这首交响曲由引子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十二个变奏组成,其中三个变奏还和内蒙古、新疆、西藏的民间音乐结合,富有趣味性。
激发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自今年5月起,“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系列已上演9场音乐会,接下来还将在广州、北京两地举办。作曲家方可杰说,众多知名交响乐团集中展示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交响乐创作的成果,几乎是音乐史上的第一次,它会激发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让交响这种外来音乐形式更好服务于中国故事。陈强斌则表示:“某种层面上,中国音乐创作滞后,一部分原因是与院团演出有所脱节。希望这个规模宏大,跨越大江南北的展演活动能对音乐创作有所助益。”
展演活动中上演的作品还将纳入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时代中国交响原创作品精粹”选集。这一项目已入选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是集中国交响乐优秀原创作品之大成的大型主题出版项目,集中展现当代中国音乐创作、表演、录音成果。项目还将以“音、像、谱、图、文、访”六位一体的立体化出版方式呈现,并纳入人民音乐出版社“数字化传播与定制出版计划”,向全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