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未来3D打印有望破解器官移植窘境 大批量“定制”将进入医疗领域
发布时间:2019/12/23 新闻 浏览:843
昨日,首届“医工转换与健康产业融合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教授透露,大批量“定制”将进入医疗领域,“人的寿命越来越长,等待器官移植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死结3D打印可能会解开。在未来10年、20年当中,可能使得再生医学现状完全得到改变”。
通过几千年、上万年的时间有了药物,这是第一次医学革命,从完全没有医疗到吃各种各样的药,有了显微镜、无菌技术、麻醉、显微镜、关节镜,到手术治疗,这是第二次医疗革命。然后是再生医学,让没有的东西长一个东西出来,长出我们要的组织,肌肉等。
“21世纪的再生医学研究,与20世纪的抗生素一样非常重要。”戴尅戎举例称:“我们可以3D打印单种细胞,可以3D打印多种细胞,3D打印构成一个组织或者是器官,叫做类器官。目前,整个心脏打不出来,但是可以打出一块会跳的心肌。从上个世纪末到现在,再生医学大概走到哪一步呢?3D打印组织羊股骨头,给羊换了以后看不出来是换的,能够正常行走。”
在戴尅戎看来,目前等待肝移植、肾移植、角膜移植的病人很多。100个因为角膜不好失明的盲人,最后只有1-4个能够获得角膜重见光明,其他人没有等到。人活的寿命越来越长,等待器官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死结3D打印可能会解开。戴尅戎指出,生活中“定制”已经非常热门,未来再生医学的方向是要做到大批量、个性化,就是大规模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