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进入深水区,成为主力担当的“小二级”工会究竟是啥?
发布时间:2019/12/25 新闻 浏览:744
原标题: 上海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进入深水区,成为主力担当的“小二级”工会究竟是啥?
上海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进三年多,如今已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任务艰巨。
说起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源起,与非公经济不断发展,非公企业单位数和职工数不断攀升的大背景密不可分。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非公企业约占单位总数的90%,职工数约占全市职工总数的80%。但非公经济领域有一个突出特点,从业人员个体化、分散化、劳动关系“非正规化”突出,灵活就业群体、平台就业群体及劳务派遣工、项目外包工群体等大量涌现。而这,也产生一个问题,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没有被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劳动强度高、工资待遇不高、工作时间不规律,劳动权益易受侵害。
三年前,上海市总工会一项针对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的试点,在宝山顾村启动,目标就是要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灵活就业群体享受到工会的温暖。次年,全国总工会在顾村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上海经验、顾村模式,此时,这项改革试点全面推向上海的16个区。2018年,上海市总工会在松江举行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推进会,制定下发“推进上海非公有制企业工会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2.0版本,核心是通过加强“小二级”工会建设、推动农民工和新兴就业群体入会等各种方式,团结凝聚起了一大批非公企业职工。
始于顾村的这场改革试点,很重要的一个抓手就是“小二级”工会。
“小二级”工会是由两个以上工会委员会(含联合工会),按照管辖覆盖、责任覆盖、组织覆盖的路径,原则上对应非公党建片区、社会治理网格、园区片块和居民区等,以区域为基础、行业为特色建立覆盖全域的工会联合会。“小二级”工会组织中有众多行业性工会组织,这些行业性工会是由同一行业从事相同或相近工作的人所组成,更适应于对分散的、易流动的新兴就业群体,通过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将其组织起来。
随着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进入攻坚期,“小二级”工会的地位更加凸显。就在12月24日举行的推进非公企业工会改革现场会上,上海市总工会发布了刚刚制定的《关于加强街镇“小二级”工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以及《上海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努力使“小二级”工会能服务、会服务、优服务、强服务、广服务。
目前,上海各类“小二级”工会已超过1000家,覆盖基层单位5.34万家,覆盖职工129.75万。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从“小二级”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原则和方式、基本职能、制度保障等方面作了制度设计,围绕“规范”和“保障”的目标,明确“小二级”工会组织建设各个环节。
《指导意见》定义了“小二级”工会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指导街镇(开发区)总工会根据经济社会结构、经济规模和业态分布,规范建立“小二级”工会联合委员会。具体来说,以园区(片块)、商圈、楼宇、街面、城市综合体等为核心,原则上按30至100家工会组织、2000至10000名会员的规模建立若干个“小二级”工会组织。
对于“小二级”的具体职能,《指导意见》也给出了明确说法——负责辖区内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力争辖区内企业建会和职工入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履行“上代下”维权服务职能,建立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和职代会制度,建立和运行劳动关系预防预警调解调处工作机制,及时上报劳资矛盾情况;建设和管理区域内的服务站点等。
在加强“小二级”工会组织建设的制度保障方面,《指导意见》明确,要以有人办事、有场所理事、有经费保障为基本目标,推进“小二级”工会有效运作。根据“小二级”工会规模,2000名会员以上一般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办公场地;设立“小二级”工会账户,确保“小二级”工会规范运作的经费。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莫负春在现场会上表示,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是加强和改善党对群团工作领导的迫切需要。当前,要通过聚焦“小二级”工会建设,持续深化非公企业工会改革,让“小二级”工会成为落实改革任务的重要枢纽,充分发挥“小二级”工会作为街镇工会组织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作用,以及在服务非公企业和灵活分散就业群体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