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的冷是“魔法攻击”!市政协委员建议给一线劳动者发放低温津贴
发布时间:2020/01/14 新闻 浏览:764
1月14日报道:每到冬天,“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这句调侃总能引发上海网友共鸣。在冬日的上海户外工作,算不算“低温作业”?要是能有点津贴就好了。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姜海涛就提出了这样一份提案,他建议上海应建立低温津贴制度,给予在刺骨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温暖和关爱。
近期,市总工会在申工社微信平台就建立低温津贴制度开展线上调查,7000多名职工参与调查,90%以上的受访职工认为上海应建立低温津贴制度。线上调查数据显示,83%的受访职工认为室内温度低于5°C(包括 5°C)、现有室外岗位都应该是低温津贴发放范围。部分职工在线上调查中留言,“上海的湿冷简直冷到骨子里,穿再多也没用,不愿意在寒冬里户外岗位工作”“上海没有供暖,落实低温津贴发放,这样才能暖心”。
上海冬季室外的绝对气温虽然没有北方低,但潮湿阴冷的气候及室内无集中供暖等情况,导致体感仍然较冷,劳动者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工作,极易引发冻伤、呼吸系统疾病、关节功能损伤和诱发心血管疾病等。2015年,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修订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已 将“低温”列为职业病因素之一。
姜海涛委员告诉记者,我国北方虽未建立低温津贴制度,但职工家庭生活中却有“采暖费”“取暖费”“烤火费”等冬季福利。可见,低温津贴制度在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方面与高温津贴制度同等重要。
事实上,发放低温津贴有法可依。原劳动部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54 条规定:“最低工资不包括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1994 年《低温作业分级 GB/14440—93》国家标准,将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 5°C的认定为低温作业。
按照国家标准,上海存在绿化环卫、物流快递、市政养护、河道和管道养护、建筑、食品冷藏和配送、交通协管等低温作业行业和岗位。同时,也要顺应保障上海城市运行、保证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先进制造业一线岗位劳动者的诉求,给予在刺骨寒风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温暖和关爱。
姜海涛委员在提案中建议上海根据地区实际,结合国家标准规定建立低温津贴制度。低温津贴制度应对执行主体、发放对象、发放条件、发放数额、发放时间、发放形式等作出相应规定,并参照高温津贴制定和调整的做法,由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协商制定,经市政府批准后发布。政府采购公共服务项目,可将低温津贴列入定额标准内容之一,以切实改变目前最低工资规定虽有提及,但用人单位津贴发放无依据、政府采购服务经费未列项、实际执行缺少强制力和监管部门执法无规可循等情况,并进一步带动相关行业通过行业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低温津贴制度。
上一篇: 过大年|江南水乡庆余年,周庄的年味画面
下一篇: 食在钱湖 游在韩岭 鲜享2020最潮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