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金山工业区百余名留守工人 连续八年吃到特别的年夜饭
发布时间:2020/01/23 新闻 浏览:701
红烧肉、清蒸鱼、酱牛肉、白切羊肉、盐水大虾、油焖笋干、油豆腐塞肉……随着一道道乡土特色的菜肴上桌,一个个自编自演的节目也陆续登场。1月22日中午,在金山工业区“鑫港湾”群团基层服务站,一场别具一格的“年夜饭”开场。在现场吃饭、看节目的,是来自金山工业区25家企业的百余名留守职工,而烧菜、端菜、表演、服务的,则大多是园区的志愿者、招商员和机关干部。据悉,这已是金山工业区连续第八年为留守职工精心准备“第二故乡”的年夜饭。
老家在江苏徐州的小陈,出生于1991年,6年前进入和辉光电公司工作。在前年的园区年夜饭上,记者曾采访过他,当时这位小伙子说话还颇为羞涩。此番,记者问他“这两年有什么变化”,小陈立马自豪地回答:“我的收入明显提高了呀!而且,我们公司的职工更多了,一期二期加起来已有4000多人。这个春节,我们的生产线基本不停,大约一半的职工要留守在生产第一线……”他喜滋滋地透露,去年,他和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了,眼下孩子刚出生没多久,所以不准备回老家过年,“把家安在上海金山,我们工作顺心,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据了解,作为上海最年轻的市级工业区,金山工业区近年努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3个百亿级产业,同时聚焦重点,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做深做透。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聚焦新型显示产业,随着和辉光电(二期)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已逐步释放出规模效应,目前上海市新型显示工程研究中心已揭牌成立,国内最大AMOLED有机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正在建设,未来将有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集聚。
2019年,在严峻的外部压力下,金山工业区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一系列组合拳,实现了税收收入增长42.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1%,增速位居全市开发区前列,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实现了“逆势飞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园区的税收收入首次突破50亿,实现十年来年均递增28.6%的奇迹,成为上海开发区中增速最快的园区之一。
近年来,金山工业区进入快速发展期,吸引了大量五湖四海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到园区就业。目前,落户园区的实体企业接近400家,产业工人达到了4万人。如何更好地关心关爱这些产业职工?据介绍,目前,园区已经打造了一座“鑫港湾”蓝领驿站,作为服务园区产业工人的党群服务站,为产业工人营造一个温暖的“职工之家”。这两年,蓝领驿站不断整合、汇集各类资源,为广大职工提供文化体育、知识讲座、法律维权、公益服务等一系服务,开展了数百场活动,既满足职工们业余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许,也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难题。去年,园区还创新推出有针对性的“送课上门”服务,将课程送到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和职工的获得感,为园区的营商环境注入蓬勃生机。
来自中航物业上海金山分公司的曹岩岩,也是一名“90后”的阳光大男孩。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公司需要人值班,我还年轻,就主动要求留在工作岗位,所以,这次又不能回老家过年了。”他说,自己已经把金山当作“第二故乡”,每年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比在家乡还要长,对金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园区“年夜饭”,让他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平时,曹岩岩还经常参加“鑫港湾”群团服务站举办的各类活动,“我希望在金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早日把父母接到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