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沪“一网统管”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赋能手段
发布时间:2020/04/14 新闻 浏览:597
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赋能手段
这张网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我们在后台收到一则来沪人员的统计信息,但具体地址并不准确。通过大数据对比,马上就能算出一个参考地址,不到1天我们就找到了。如果放在之前,可能得花上1周的时间。”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一网统管”工作沟通会上,市卫健委信息化管理处副处长冯骏提到了一个在此次疫情期间让他印象深刻的案例。
事实上,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日常生活中,申城的上空已经有了一个“智慧大脑”,串联起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民防、规划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气象、水、电、气等领域,为整座城市铺开了一张“安全网”,同时也让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高效、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聪明”。
实现全流程闭环信息服务
前一阵子,外来人员入沪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进行申报,如发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该人员进一步核查,在这一过程中,简单的“打个电话问清楚”的步骤可能会因为口音、通讯设备等问题出现沟通困难。
市卫健委充分利用“一网统管”平台,以上下联动、高效精准的智慧化工作体系,让此前无异于“大海捞针”的工作,在效率上大大提高。
为配合做好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应报尽报”、助力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市卫健委依托“上海健康云”APP平台建设与市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实时交互“来沪人员健康动态观察系统”,并于1月31日火速上线。这一系统实现了以个人填报、社区排摸、企业排查的方式,广泛动员来沪人员积极参与在线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也以便利化的方式实现了对来沪人员的查遗补漏,并面向医务人员提供重点人群管理工具,实现了全流程闭环信息服务。
“个人智慧”变“集体智慧”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为了不断提高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除了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同时也要着力打造“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去年,围绕着“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目标要求,上海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以下简称“城运系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作为上海“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运系统充分利用智慧公安建设成果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如期建成以“观、管、防”为重点的“1.0版”――
首先,创造性推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运行基本体征指标体系,围绕“城市动态”“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保障供应”“城市基础设施”5个维度,提炼了86个一级指标,直观反映城市运行的宏观态势,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全城”;
同时,聚焦提升行动能力,着力深化联勤联动,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民防、规划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气象、水、电、气等领域22家单位33个专题应用,探索研发“地图服务”、“气象服务”、“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六大插件,为跨部门、跨系统的联勤联动增效赋能,初步实现“一网管全城”。
“‘一网统管’一改以往遇到相关事件全凭经验的做法,可以说是通过大数据的治理能力,把‘个人智慧’转变为‘集体智慧’,从而在应对危机风险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反应,处置起来也能够事半功倍”。市城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城运系统针对城市管理的难点、堵点,应用智能化分析和预警预测手段,创新研发城市管理风险洞察、玻璃幕墙坠落风险预警、渣土车未盖顶预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为推动社会治理从应急处置向风险管控的转变,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多赋能手段。
从数字化智能化迈向智慧化
市城运中心之后将继续大力推进“一网统管”建设,重点加强城运中台建设,推动城运中台成为城运系统的应用枢纽、指挥平台和赋能载体,构建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综合展示屏和移动端应用,使城市态势随手可及,随意可调。同时依托市、区两级电子政务云建设和政务外网建设,统筹算力、存储、网络资源,支撑各类智能化应用;加强神经元和感知端的统筹建设,实现集约化、灵活化的联勤联动和智能应用。
而针对易发、高发应急事件,市城运中心也将加快预案智能化管理应用。例如汇集人地事物情等关键要素,实现基层智慧治理一体联动;增强对市场风险的精慧预知、精准监管、精确响应。同时还将围绕特大型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开发智能应用场景。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将以线下管理需求引领线上智能化系统建设,以线上信息流、数据流倒逼线下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和管理创新。通过推动城市治理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