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激发知识产权发展动力源 徐汇打造运营服务创新集聚区
发布时间:2020/04/25 新闻 浏览:705
4月24日报道:以“打造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创新集聚区”为目标,重磅推出了6大体系17项工程35个项目,今天(4月24日),徐汇区正式发布了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项目。
全域布局,打造知识产权空间集聚“新地标”
徐汇作为上海老牌的知识产权大区,既有一体系(马德里国际注册体系)、两窗口(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受理窗口、注册商标质权登记受理窗口)、三中心(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也有上海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等160余家知识产权机构,可以说平台资源丰富、服务链条完整。
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出“大满贯”,此次徐汇区运营体系建设的“当头炮”就提出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产业集群”,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漕宝路650号“知识产权双子楼”是实施“楼宇+产业”发展模式的典范,目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面积近50%。徐汇区将全力打造以“知识产权双子楼”为核心,漕河泾开发区、西岸智慧谷、枫林生命健康园区为三大承载区,并辐射全区的知识产权国际运营服务集聚区,通过点、块、面的全域布局,实现知识产权与各大产业主体的融合发展。
智慧芽(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在徐汇的一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公司,总经理栾艳告诉记者:“选择落户徐汇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徐汇科技企业众多,我们离客户更近;另一方面,徐汇有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通过和其他机构联手合作,可以更好地提供专业服务。”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徐汇区将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通过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开展对外招商、机构孵化、园区管理、项目管理等。
四方联手,打通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全链条”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转移转化就是“纸变钱”的关键环节。徐汇区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同时集聚了微软、华为、商汤、阿里等一批互联网巨头、独角兽企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截至2019年底,徐汇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0.1件,连续5年位居上海第一。每万户市场主体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1.05万件,是上海平均水平的1.92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6倍。每新增1户市场主体同时新增注册商标2.54件,商标活跃度、集聚度均位居上海第一。
要打通转移转化的关键环节,徐汇区拿出了一批“硬核”举措:政府作舵手、高校当源头、企业有需求、机构为接口。
在政府层面,徐汇区科委牵头组建区域性共享TTO服务平台,将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健全覆盖科学发现、价值分析、概念验证、项目孵化等知识产权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现闭环服务,建立政产学研用介联动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平台目前已经储备了一批高价值待转化项目。
在高校层面,启动仪式上,徐汇区政府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首批5所高校(院所)签订了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鼓励高校(院所)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将知识产权与科学研究相融合,参与徐汇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提升国内专利质量,支持国际专利申请。
在企业方面,支持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枫林集团牵头组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2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打造20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建立若干个集中许可授权的专利池,消除专利实施中的授权障碍,加快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机构方面,成立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核电、香精香料四个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知识产权的收购、流通、转化、产业化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交易撮合服务,将加快知识产权要素在市场主体之间的流通、转化和交易。
多元复合,构建知识产权运营发展“生态圈”
近年来,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不仅大企业需要,小微企业、“草根”创客同样需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载体,可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一站式”服务,实现维权渠道的简单、便捷、高效、低成本和维权模式的方便可及。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落户徐汇,功能辐射全上海,从此上海企业可足不出“沪”开展知识产权维权。
金融扶持是知识产权做大做强的重要一环,徐汇区联合漕河泾开发区通过“区区合作”,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依托上海市专利保险联盟,为区域企业提供专利、商标保险服务。此外,金融机构也在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浦发银行徐汇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薛礼克表示:“我行将联合相关机构针对拥有知识产权的科创企业,提供集专利评估、贷款融资、技术转让、交易处置于一体的专项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获取银行授信,降低融资成本,破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毛洁表示:“我们将聚焦打造上海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创新集聚区目标愿景,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知识产权,以更富创新的探索激活知识产权,以更具包容的生态滋养知识产权,绘就好徐汇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