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婚姻法变迁见证家国情怀(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0/05/25 新闻 浏览:629
70年来,在婚姻法的框架下,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守护了几代人的婚姻生活,浓缩了无数中国人的爱与记忆,汇聚成一条奔流至今的温暖河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颁布70周年。近期,各地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展示70年来我国婚姻家庭制度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广大群众追求幸福婚姻、美满家庭的历史画面。一个个婚姻故事,一幕幕家庭场景,折射出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婚姻关系着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关系着社会文明和谐。70年前,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新型婚姻家庭制度,确立了男女平等、夫妻互爱、团结和睦的婚姻家庭观,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以此为标志,广大人民群众彻底从旧时代的婚姻制度桎梏中走出,真切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温暖。70年来,在婚姻法的框架下,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守护了几代人的婚姻生活,浓缩了无数中国人的爱与记忆,汇聚成一条奔流至今的温暖河流。
婚姻家庭的时代切面,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见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多棱镜的重要侧面。一代代人、一个个家庭,与时代大潮奔涌同行,体现着社会风尚与价值观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80年和2001年,我国先后对婚姻法进行了修订和修正,增加了夫妻约定财产制、无效婚姻等内容,完善了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被遗弃家庭成员的救助制度,在建立和维护平等、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制度,维护公民婚姻权利。在相关法律制度的推动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不断提升,公民的婚姻行为更加规范有序、符合法治精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今天关注婚姻和家庭,关注的正是社会细胞的健康、社会肌理的通达,关注的是婚姻家庭视角下的家国关系。不管是写就新时代社会治理大文章,还是追求日常生活的美满,主角都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70年来,从“三大件”“三转一响”到现在常见的智能家电,中国人的“婚礼标配”勾勒出时代的沧桑巨变。如今,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在婚礼上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正确的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道德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民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婚姻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为每一个社会细胞的健康幸福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对国家而言,有着家庭的美满幸福,才有社会的融洽和谐。千千万万个家庭敬老爱幼、夫妻和睦、向上向善,就能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铺就坚实基石。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20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