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距离史上第二长的梅雨季只剩两天,上海本周热浪来袭,一波“30+”明起上线
发布时间:2020/07/22 新闻 浏览:658
摘要:本周三迎来入伏首个高温日。
新一周开始了,上海的梅雨季还没结束。
截至7月19日,上海梅雨已经维持41天。从芒种到小暑,上海梅雨已经持续了两个节气了。眼看着本周就要进入大暑节气,梅雨却依然没有要走的意思。如果再持续两天时间,上海今年有可能追平1999年创下的史上第二长梅雨季纪录,梅雨日数达到43天。
申城本周雨水仍是常客。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上海今天全城还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雨量可达中到大雨。这次降水对北部地区的影响稍强。升温也被雨水拦住了,全天气温是25℃至28℃。
这场雨,会是梅雨季最后一场雨吗?有可能,因为气象专家说,上海本周出梅在望。7月18日,浙江宣布正式出梅。入梅、出梅通常都是遵循从南向北的规律,浙江比上海出梅早是正常的,也预示着申城出梅之日不远了。待雨带摆动情况和副高位置稳定之后,上海就将宣布出梅。
虽然雨水还是会常常来叨扰,但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连续性强降水变少了。在炎热天气下,午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阵雨。闷热天气将成为主流,一波“30+”明起上线。7月22日,上海将迎来入伏后的首个35℃高温日。
从全国来看,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截至7月17日,“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已在长江上游形成,太湖水位超警已连续19天。7月18日,淮河流域“淮河2020年第1号洪水”已经形成……前往这些地方出差出游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出行安全。
而汛期的另一位主角――台风,今年还没有动静。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10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地区依旧没有台风。
相比在梅雨中“煎熬”的现代人,古人对待梅雨的心态更加诗意,也因此留下不少文学作品。
梅雨,因“梅”得名。梅雨期,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范成大在《喜睛》中说:“窗前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段克己在《诉衷情・初夏偶成》描写:“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
梅雨的主要气候特征是雨量大,空气湿度大。柳宗元曾写过一首《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说的就是梅雨天的典型特征。梅尧臣在《五月十日雨中饮》也说道:“梅天下梅雨,纷纷如乱丝” 。而被称为“贺梅子”的宋代词人贺铸,以《青玉案・横塘路》中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享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