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周家渡街道:从疫情防控到日常管理 数字化解决社区难题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周家渡街道:从疫情防控到日常管理 数字化解决社区难题

发布时间:2020/08/15 新闻 浏览:549

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多层小区里,上下楼,成为了不少居民出行的一大新病;老年人居家养老每天吃什么,怎么吃成为社区服务的一大难题;社区服务做得怎么样?每天工作的进展有多少?上海浦东周家渡街道正用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来一一破解这些社区治理的痛点。

加装电梯:扫一扫传达意见,加装电梯工作数字化

居民楼里,到底多少人同意加装电梯?又有多少人不同意?背后又有什么考虑?“一些居民早出晚归,我们都没法面对面沟通,获取他们的意见。后来,我们在楼道里张贴了二维码,居民们用支付宝来扫一扫,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查询加梯政策和流程,看到自家楼宇能否加装,了解本小区加梯推进情况。”周家渡街道上南四村副书记孟燕君表示,过去收集一万多名居民的意见需要花费十几名社工一周的时间,后续还面临着繁琐的统计工作。现在通过线上收集,10天内就完成了居民的意见收集和统计工作。

居民扫码反馈自己对加装电梯的意见

孟燕君说:“我们根据钉钉协同平台的数据确保人户一致,居民不能乱填信息,在收集信息后,也可以根据不同楼栋的情况作出针对性的方案。这样,不但居民反馈方便了,也给我们的工作减负了。”目前,上南四村共有1412户,常住人口3800多人,除了16号楼安装电梯外,有意向安装的还有1号楼,已完成了签约工作,待审批后动工。

智慧养老:社区助老志愿者为老人一键下单,轻松解决吃饭难题

周家渡街道的老龄化已经超过43%,解决老年居民的吃饭问题,成为居家养老的一个难题。周家渡也运用数字化方法破解这道难题:通过社区助餐服务点助餐、线上智能点餐、送餐上门等模式,实现老人助餐服务全覆盖。以老人或家属在网上提交社区食堂订餐诉求,实现餐食配送到家服务。若是无法在网页端提起订餐诉求,社区还有助老助残志愿者通过钉钉平台代理订餐,以智慧助餐服务方式,力争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社区助老志愿者郝龙妹就对接了5位老人,通过钉钉为他们下单,选择适合老人口味的营养餐。

老年居民用手机预约午饭

周家渡云台二居委会副书记张炜介绍,为了解决老年居民吃饭问题,在技术层面上,面向老人,提供移动端服务平台,实现就近点餐、长期订餐等功能;面向社工、志愿者,提供钉钉端实现订单全流程跟踪;面向后端管理人员,提供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该项目已在周家渡区域内全面试用,每天实现400-600客的总餐食量,其中通过钉钉系统的智慧助餐量占到60%。

社区治理:督办工作流程实现闭环 数据大屏展示实时动态

目前,周家渡街道的钉钉平台已纳入工作人员将近700人。此前,每位工作人员每日做了哪些工作,项目有何进展,都需要层层汇报,现在,只需要在钉钉中记录,所有的细节和进展都可以被一一记录,工作督办的流程实现了闭环,工作人员的业务也更精细化。不仅如此,面对下辖32个居民区工作信息,不仅可以在上海社区云上做好会议活动、民情走访等记录,也可以依托钉钉平台开发的周家渡家渡办事处平台,进行信息整合、数据共享。

对处理问卷以及居民区填表任务、工作申请等都可以通过“智能填表等功能实现。并通过会议签到实现无纸化签到管理。在疫情当前,减少人员聚集,通过群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共享会议、活动的视频信息。钉钉中端实现了闭环的办公流程,打通居社之间信息互通的壁垒,破解了急难愁盼问题。接下来,街道还将进一步借助数字化实现社区治理更畅通。

周家渡养老服务平台大屏

目前,周家渡街道正在力争实现街道各内设科室工作重点推进和居民区数据台账在钉钉平台形成信息共享。工作事项中实现全流程跟踪,以盯人盯事形成督办闭环也已经成为管理工作的新习惯。对于社区的工作也做到心中有“数”,在全面汇聚社区数据流的基础上,时时掌控工作推进质效,启动即时触发热点问题预警机制。

阿里云数字政府事业部专家李靓表示,“钉钉的底层逻辑更适合企业和组织使用,所以天然和社区的基层工作是契合的。很多功能,比如发DING可以通知上千人、群直播、会议功能等等,都在社区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浦东新区府办电子政务处徐瑾伦处长认为,过去单一采购产品的方式,一方面周期较长,另一方面项目建成交付后,开发商缺乏迭代动力,从而形成信息化系统的‘周期律’,也就是刚建成时领先、逐渐跟不上业务变化和技术发展而被淘汰”。

“我们以提高政府公务人员感受度为出发点,持续打磨得心应手的工具箱,随时随地为政府高效运转赋能,以政府的卓越指数,来提升浦东人民的幸福指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郑金洲认为,经过30年敢为人先的创新发展,在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下,浦东这块数字化治理高地已然形成,正成为长三角乃至全球数字区域建设的“浦东样板”。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