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2020年上海市第二届“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在静安开幕
发布时间:2020/09/15 新闻 浏览:672
“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在静安嘉里中心南广场开幕,向市民游客展示全市“建筑可阅读”工作成果,让大家在走走逛逛中,充分体验和感受上海的“三大文化”和“四大品牌”。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秀芬,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文创市集。
玩转文创市集
看建筑“活”起来
“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吸引了全市16个区文旅局及上海文物交流中心共同参与,现场集中展示上百种与“建筑可阅读”相关的文创产品,既为市民游客打开一扇了解建筑的“窗口”,又能有效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使城市文脉在延续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记者在静安展区内看到,凸显石库门、旗袍等海派元素,以及静安红色文化地标的盘扣、八音盒等各式文创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停下脚步,仔细挑选。市民陈小姐看着精致的盘扣、精巧的折扇,哪一个都不愿放下:“这些文创作品都太漂亮了,而且也很实用,真的想把它们都带回家。”据悉,目前的“建筑可阅读”产品已经从最初的扫二维码呈现建筑人文历史,逐步向根据资源特色开发文创产品方向发展,使市民游客能更加立体地了解历史、品味文化,让建筑在逐渐“活”起来的过程中,焕发更强生命力,增添发展新印记。
启动“人物”评选
感悟城市温度
建筑,是历史文脉的承载者,是城市记忆的见证者,反映着城市的精气神、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在当天的开幕仪式上,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16个区文旅局指导,蜻蜓FM主办的市民最喜爱的“建筑可阅读”百大“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次评选将通过市民游客的参与投票,评选出一批最受市民喜爱的“建筑可阅读”系列产品,包括历史建筑、微旅游线路、文创产品、讲解员,以及服务明星等,让广大游客从最具代表性、最有地域特色、最富时代气息的“建筑可阅读”百大“人物”中感悟历史的厚度、感受城市的温度。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市文旅局联合全市16个区文旅局,融合各区的景观特点和文化特色,共同推出了103条各具特色的建筑微旅行线路。其中,既有“点燃革命火种”“奏响工运凯歌”“聆听胜利号角”等红色文化线路,也有“海派文化之源”“魅力衡复旧貌新颜”等海派文化线路,以及“江南园林之旅”“诗画朱家角”“枫泾江南文化之旅”等江南文化线路。行走在这些微旅行线路上,市民游客可以用脚步丈量上海这座“人民城市”,聆听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感受城市历史人文气息。
上线有声读物
用耳朵“云”游上海
作为“建筑可阅读”文旅融合工作的重点项目,由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主持并担任主编,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协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上海城市推广中心出品的《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于今年上海书展期间隆重亮相。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走进建筑、读懂建筑,更好地丰富“建筑可阅读”文旅融合的形式,让读者以多样化的方式打开建筑这本大书,《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有声版于9月13日在蜻蜓FM、喜马拉雅等音频平台首发。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欣赏音频内容。《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有声版邀请了“侧耳”团队印海蓉、施琰、陶淳、王幸、林牧茵、徐惟杰、臧熹和叶子龙等八位沪上知名的新闻主播、主持人参与录制,借助这些知名主播的人气与精彩演绎,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载体,用这种新颖的形式,让上海的知名建筑可见、可读、可听,为广大读者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