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代表委员为制造业发展“支招”:“链”上下功夫,“云”上遇新机
发布时间:2021/03/11 新闻 浏览:472
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数字化浪潮交织,中国制造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不小的挑战。
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云”上机遇怎样抓住?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一系列新举措。
在“链”上持续下功夫
经济生产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顺畅协作是关键。应对疫情过程中,不少制造企业感受到来自产业链的压力。
报告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一系列表述,让代表委员颇有感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委员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必须进一步强调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同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护好几十年来攒下的家底。
在“链”上持续下功夫,不少代表委员给出建议。
“基础领域如果做不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难以实现。”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陈金山代表说,要全面梳理,形成重点攻关清单名录。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委员重点关注产业链基础能力提升。他建议,建立材料数据库、工艺基础数据库、试验测试平台等,并鼓励建立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用户共享应用机制,夯实制造业基础能力。
在完成内存芯片自主制造后,位于安徽合肥的长鑫存储实现产能突破。围绕“芯屏器合”的产业战略,合肥成长为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地区。
“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要协同畅通。”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代表说,安徽将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增强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发挥协同作用,重点支持“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
不断强化源头创新供给
补“链”、强“链”的关键是创新。报告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委员说,我国自主芯片已在北斗卫星、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虽然集成电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跟世界先进技术相比仍有差距。希望有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集成电路产业,针对关键问题、‘卡脖子’问题下大力气。”
“报告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委员说,这意味着企业研发投入将更大比例计入成本,在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更加激励创新。
创新不是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形成合力打造创新生态很重要。
“我们在为家具行业提供智能生产改造服务,利用企业的技术和智能装备能力,建立协同制造平台。”许礼进认为,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模式,将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抓住“云”上机遇
“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聚焦数字化,报告进行一系列部署。
4月全面复产;6月投入物联网自动化组装线……2020年,面对疫情挑战,凭借智慧供应链,联想武汉基地依旧“跑”出“加速度”。
“工业互联网应用将加速各行业智能化转型。”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代表认为,要让云、网、端等更好衔接,将更多算力投向制造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供应链协同提升制造效率;供需“云”对接减少库存压力……数字化带来的柔性制造等模式,都成为新机遇。
在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委员看来,数字技术推动创新正从单点突破走向融合发展,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或将在“代码”中找到“新解法”。推动产业智能化,大企业要有更大作为。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2021年至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到2023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将初步建成。
今年,工信部将紧密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模式与各行业的生产实践、行业特性,打造一批典型案例,带动形成系统性推广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