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事关你的“钱袋子”上海就业和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提出8项新指标
发布时间:2021/10/20 新闻 浏览:530
今天,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内容并答记者问。
“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规划》以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民生为主题,对“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永峰介绍,《规划》整体上体现了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目标的引领性。在对接国家《“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总目标的基础上,突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民生这一主题,提出了四方面发展目标,即: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继续保持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积极促进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精心打造优质便捷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各项目标引领全国,符合上海市民的期盼。
二是注重指标的延续性和创新性。《规划》一共设置了13项核心指标。一方面,是沿用了之前具有标志性、行之有效的5项指标,“十四五”期间的主要指标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低于50万个,职业技能培训总规模达到500万人次,各项养老金水平合理增长,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数保持在1万家以上。
另一方面,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反映新时代发展趋势特征的8项新指标,具体为“十四五”期间居民整体创业活动率保持在12%左右,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00万人,企业年金新增参保人数50万人、新增基金规模500亿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年度结案率不低于92%,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按期结案率不低于98%,就业和社会保障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比例达到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000万人。
三是注重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规划》聚焦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针对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在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对大家关心的灵活就业、新业态就业问题,从劳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多方位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支持劳动者通过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四是注重项目化推动工作。明确了11项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牵引性的重大事项,引领今后五年的工作,包括举办一届大赛,即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实施三项行动,即就业质量提升行动、长三角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行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升级行动;实行两项计划,即探索实施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计划、公共实训基地能级提升计划;建设一个基地,即人事考试基地;建立四个平台,即社会保障卡“一卡通”集成平台、人力资源社会性流动对接平台、劳动力市场运行实时监测分析平台和数字社保服务平台。
《规划》为未来五年上海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下一步,市有关方面将全力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确保“十四五”时期各项指标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为上海市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上一篇: 上海移动助力同盛物流打造5G+智慧冷库
下一篇: 松江区三大医疗卫生项目开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