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共一大会址保护修缮工程”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中共一大会址保护修缮工程”入选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2/03/26 新闻 浏览:734

3月24日,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20个宣传推介案例分获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

据介绍,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6个案例申报参评此次活动,项目类型涵盖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社会教育等方面。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很好展现了各地在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的工作实践和机制创新、改革成果,具有较好的典型性、时代性、示范性和引领性,有利于提升革命文物工作水平,有利于扩大革命文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其中“中共一大会址(含博文女校)保护修缮工程”成功入选优秀案例,是上海唯一入选的项目。

围绕建党百年重大节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实施中共一大会址(含博文女校)保护修缮工程。秉持研究性保护理念,科学论证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使用功能、传统工艺、传统材料,着力提升保护修缮工程质量。坚持修旧如旧,对出现起壳、脱落、风化、疏散的外立面清水砖墙采用增强处理方式覆墙面加固粘结剂,再用砖粉逐层修补并做好必要的拼色处理,恢复文物建筑外观历史风貌;对小青瓦屋面进行翻做,保留完好瓦片,修补瓦箍头及“熊猫眼”装饰,对于破损的小青瓦,特地从上海郊区找到同年代小青瓦更换,其规格、大小、厚度基本与原始瓦片相近,更好延续历史风貌。会址经修缮开放后,仅前四个月接待观众累计109万人次,并成功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海分会场)等重大活动。

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名单

北京大学红楼保护展示工程(北京市委宣传部等)

“红色三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社会+”革命文物办展实践项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陕西革命旧址云传播项目(陕西省文物局、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红色故事微视频制播和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研发项目(延安革命纪念馆)

人民空军东北老航校旧址保护展示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93066部队)

再造“胜利之舟”——渡江胜利纪念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南京市博物总馆渡江胜利纪念馆)

“互联网+长征”数字化展示与传播项目(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红色电波中的领袖风范——毛泽东同志香山时期发布电报手稿展示项目(香山革命纪念馆)

推进展教融合创新,服务高校思政教育(常州三杰纪念馆)

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名单

中共一大会址(含博文女校)保护修缮工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讲好“半条被子”故事,助力沙洲乡村振兴(湖南沙洲红色文旅特色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串联红色线路,追寻革命足迹(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罗湾老屋红色标语保护利用(江西省铜鼓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余村“两山”会址保护利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村民委员会)

瑞金革命旧址群合理利用创新实践(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百年征程 初心如磐——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锋”火传承行动——湖南雷锋纪念馆服务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湖南雷锋纪念馆)

山河赤子心 岁月峥嵘行——“鲁迅与共产党人”红色主题宣教活动(绍兴鲁迅纪念馆)

开发党史教育课程,强化沉浸式体验(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