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中国芯”在上海闵行迎来重大突破!壁仞科技发布首款通用GPU芯片,创全球算力新纪录
发布时间:2022/08/11 科技 浏览:388
国产芯片在上海闵行迎来重大突破。壁仞科技在位于闵行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的公司总部,发布了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创出全球算力纪录,16位浮点算力达到1000T以上、8位定点算力达到2000T以上,单芯片峰值算力达到PFLOPS级别,打破了此前一直由国际巨头保持的通用GPU全球算力纪录。
峰值算力达国际厂商旗舰产品3倍以上
据壁仞科技介绍,公司首款通用GPU芯片产品BR100芯片创出全球算力纪录,峰值算力达到国际厂商在售旗舰产品3倍以上,创下国内互连带宽纪录,还是国内率先采用Chiplet技术、率先采用新一代主机接口PCIe5.0、率先支持CXL互连协议的通用GPU芯片。壁仞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张文表示,BR100的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球通用GPU算力纪录第一次由一家中国企业创造,中国的通用GPU芯片正式迈入“每秒千万亿次计算”新时代。
BR100之所以能够实现国际领先的算力,最底层的支撑来源于自主原创的芯片架构——壁立仞。壁仞科技联合创始人、CTO洪洲说,壁立仞架构以数据流为中心,对数据流进行深度的优化,通过六大技术特性,比较完整地解决了数据搬移的瓶颈和并行度不足的问题,使得BR100芯片在给定的工艺下实现了性能和能效的跨越式进步。为达到超大算力,对芯片设计的工艺要求极高。洪洲透露,BR100采用了Chiplet设计理念,让芯片总面积可以突破光罩尺寸对单芯片面积的限制,集成更多的算力和通用性逻辑;此外,通过缩小单个计算芯粒的面积,还可以同时提升产能与良率,进而极大地降低硅片的成本,并支持更灵活的产品策略。发布会上,壁仞科技还发布了创造全球性能纪录的OAM服务器——海玄,以及OAM模组——壁砺100,PCIe板卡产品——壁砺104,和自主研发的BIRENSUPA软件平台。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开发者,壁仞科技开发者云也已经正式上线。壁仞科技希望通过社会各界开发者的共同努力,形成聚沙成塔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真正做到让更多人从技术发展中受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汪玉表示,算力对于数字世界、物理世界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建立国产的GPGPU和AI芯片的生态非常重要。“如果能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生态,让更多的用户进行这个编程和应用,对芯片的厂商,将是一个重大的利好。”
在闵行创造国产芯片一大里程牌
壁仞科技成立于2019年,根植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聚焦高端芯片的研发,成功研发出世界领先的大算力芯片,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落户闵行以来,壁仞科技深耕高端集成电路产业,迅速成长为高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集聚人才资源,研制出国产超大算力芯片,也体现了闵行速度。成立仅两年多的时间内,壁仞科技已完成多家国际顶级投资机构领投的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逾50亿元人民币,创下近年来行业全球最大规模投资纪录;员工人数在三年时间中增加至800余人,到今年年底即将突破千人规模,成为成长势头最为迅猛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壁仞科技在区疫情防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主动启动闭环管理,确保核心研发人员坚守岗位。3月31日,壁仞科技高端通用GPU芯片BR100系列在上海一次成功点亮,创造了国产芯片的一大里程碑。据了解,从落地之时起,闵行区就把壁仞科技作为高端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给予伴随企业成长全周期的支持,充分发挥闵行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壁仞科技为核心和龙头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生态。集成电路产业是上海市“十四五”制造业三大先导产业之首,也是闵行区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近年来闵行区认真谋划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集聚闵行区,正加速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闵行区将落实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任务和战略使命,切实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通过推进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构筑闵行未来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