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谁说上海养不出好吃的大闸蟹?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
发布时间:2018/09/28 商业 浏览:991
原标题:谁说上海养不出好吃的大闸蟹?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
据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又到金秋蟹肥时,大闸蟹之美味人人喜爱。
只知道如何吃蟹是不够的,小研关心的是,如何培育一只好吃的大闸蟹?
本文图片均来自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
上海是全国最重要的大闸蟹消费市场,年消费大闸蟹约5-6万吨。目前,上海本地成品大闸蟹养殖面积约1.5万亩,年养殖成品大闸蟹约1500吨、蟹种蟹苗8000余吨,主要集中在崇明、松江、青浦、宝山、金山、浦东、奉贤7个区,其中崇明区养殖面积最大,每年产量约占全市总产量八成。市场上其他大闸蟹主要由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市输入。
上海所养殖的大闸蟹,与阳澄湖大闸蟹、太湖大闸蟹有什么区别?上海大闸蟹又有什么特色呢?
从养殖品种上看,大闸蟹无论出自上海或阳澄湖、太湖,从物种看均是中华绒螯蟹,属同一物种。
从养殖环境看,上海养殖环境为池塘,阳澄湖和太湖蟹的养殖环境主要为湖泊,特别是商品蟹养成阶段,但共同点都是好水养好蟹,所以特别注重构建适宜蟹生长的养殖生态环境。
从养成规格看,上海大闸蟹与阳澄湖蟹、太湖蟹不存在差异,崇明也能养出像湖泊一样的大规格蟹,”崇明乌小蟹”已成历史。
既然上海培育的大闸蟹品质并不差,为何在上海市场中似乎知晓度不高?养殖环节是否还存在问题?如何打造本市养大闸蟹知名品牌?
上海市农委走访本市水产养殖户和销售市场,会同上海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座谈研究,梳理出下列问题:
1.以往传统养殖模式日渐淘汰
以往传统的养殖模式,因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不足,大闸蟹往往参照鱼类进行养殖,其模式已被逐步淘汰。新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经多年的实践已证明可行性,尚需强化系统性、完整性,部分技术指标需进一步细化完善。
2.大闸蟹规格小,市场认可度低
部分传统养殖场大闸蟹养殖密度大,通常每亩放养1000只左右,有的则高达1500只以上。同时养殖池塘不种草或种草区域少,水生生物少、水底荒漠化程度高、水质较差,造成大闸蟹病害多发、死亡率高,其成品蟹规格较小、品质欠佳,市场认可度较低。
3.品牌市场推广力度不足,未能形成产业链
上海是全国重要的河蟹种源基地,近年来生态养殖的大闸蟹品质有极大地提升,但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和产品宣传力度尚显不足,也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问题怎么破
优质安全的大闸蟹美味好吃,被市场所认可。品种、品质、品牌,紧抓“三品”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为此,市农委已部署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大科研投入,完善技术体系
由上海海洋大学牵头成立河蟹产业支撑技术体系,细化、完善了以“种水草、投螺蛳、稀放养、调水质”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体系。
2.选取优质种源,推广养殖模式
在借鉴全国生态养蟹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选取优质的河蟹新品种作为种源,结合上海的水域生态实际,在全市范围推广的大规格成蟹养殖模式,建立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大闸蟹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松江模式”和“崇明模式”。
3.调整产业布局,加大监管力度
转变大闸蟹养殖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调整水产养殖的区域布局与功能布局,全面推进本市标准化水产养殖场的建设,加大地产大闸蟹质量检测力度,保障本市养殖大闸蟹品质安全可靠。
4.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市场推广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通过技术推广和政策扶持,部分区已初步实现了蟹苗、蟹种、商品蟹的品牌化,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同时通过全国河蟹大赛等社会评比活动,加强本地大闸蟹品牌媒体的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