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耳重建和听力重建只需一次手术,上海专家升级3D定制全耳廓
发布时间:2021/07/03 健康 浏览:408
7月3日电(记者袁全)先天性小耳畸形不仅给患者带来容貌的缺陷同时也伴随着听觉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一台升级版的3D定制耳支架植入全耳廓再造,同步骨导式听力装置骨桥植入术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顺利完成,让患儿乐乐(化名)重获新“声”。
9岁患患儿乐乐出生时被诊断为右侧先天性小耳畸形。传统治疗方式是取肋软骨的分期手术,并分步改善耳朵外观形态和听力功能,手术需要2-4次才能完成。为减轻患儿痛苦,患儿家属几年来一直在犹豫,希望有新的技术出现。经多方打听,家属带着患儿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吴皓教授团队、石润杰教授团队接诊后对病例进行了充分的会诊后制定了一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同步解决耳廓重建和听力功能问题,并使用3D打印一体化成形支架材料。患儿耳重建和听力重建康复一次完成,之后不需要再行第二次手术。
一个形态逼真的耳廓需要接近于正常耳的薄而巧,更需具有逼真的立体感。目前临床使用的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架分为耳基和耳轮两部分,术中需依照患儿健侧耳的形态进行修整、拼接,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术中进行耳基和耳轮整合的过程也会使连接处的材料加热后变性,导致化学结构改变,面临术后发生支架断裂的风险。
石润杰主任医师介绍,与传统的全耳廓再造术不同,患儿乐乐术中采用3D打印个性化定制一体化成形支架材料,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通过术前采集患儿健侧耳的图片成像,利用3D打印技术根据健耳进行精细的个性化定制设计,使再造耳外观更精准,能进一步改善再造耳臃肿、形态不够逼真的缺点。同时,免去了主刀医生术中修剪和塑形的烦恼,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风险。支架承受外力的能力也大大增加,术后断裂的风险明显下降。升级版的定制式3D耳再造支架恢复更快、效果更好。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定制式医疗器械监管创新政策,经过充分的前期研究设计,九院吴皓教授、石润杰教授团队的该3D定制式耳再造支架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证(上海市),让患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国际领先的治疗方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说,新技术的运用将使国内乃至亚洲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获益。对于合并听觉障碍的患者还可以同期行听力重建术,包括外耳道成形鼓室成形术和植入式人工助听装置技术,在弥补患者容貌缺陷的同时提高患者听觉功能,进而减轻患者的身体、心理障碍,为诸多家庭带去希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