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申城游泳场所开放数创新高 各方共守“零责任事故”底线
发布时间:2021/07/05 健康 浏览:357
今年上海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时段为7月1日至8月31日。截至目前,全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数量为860家,已突破历年最高峰值。今年全市共有1.7万名救生员上岗,并增加了操作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培训,坚持“零责任事故”底线,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尽管今年上海市游泳场所人均游泳面积恢复为2.5平方米/人(去年为5平方米/人),但各大游泳场所仍需严格实施疫情防控措施。从业人员应佩戴口罩,泳客入场时需主动接受体温监测,主动出示“泳客健康承诺卡”与“随申码”(绿码)方可入池游泳。对于不方便使用电子化系统的老年和儿童泳客,也保留了部分纸质健康承诺卡以确保全体泳客都能办理。而在“入池关”“泳客安全”“事中事后监管”等环节采用“人防+技防”的手段,更是进一步保障了泳客安全。
夏季是游泳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从以往的溺亡案例来看,溺水者通常未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导致错过黄金救援时间。为确保安全,不少游泳场馆都插上“智能”的翅膀。自去年起,多种防溺水预警系统开始试运行。“我们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希望从信息采集、传输、影像分析和数据管理等多方面,用智能化的方式筑牢安全这道重要防线。”上海市社体(竞赛)管理中心高危项目部主任谢芳表示,游泳场所以物联网、“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包括人工智能摄像头、热成像技术、蓝牙定位、手环定位等方式,构筑起“人防+技防”双重预警防线。
作为游泳场馆内的生命卫士,救生员在游泳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除常规救援技能外,他们还必须掌握一项新技能——熟练使用AED。据上海市游泳救生协会副秘书长陈秋龙介绍,目前上海有约1.7万名救生员,其中1万人已熟练掌握AED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去年起,上海市游泳救生协会为全市16个救生协会配备了AED模拟器,AED的使用已被列入学习材料,并作为救生员职业鉴定中的重要环节。
据陈秋龙透露,目前AED成功施救的案例越来越多。去年,上海水上公安队伍就成功营救了一名落水后心脏骤停的群众。“在给救生员提供全新‘技能包’的同时,我们呼吁有条件的场馆都配备AED设备,这样可以保证群众生命安全,提高抢救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