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让更多对口地区特色产品“出圈”
发布时间:2022/01/21 商业 浏览:657
“吃到就是扶贫,买即是爱。”不少上海市民对这句话不陌生。2018年11月上海首次举办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推出了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这些年,上海在助力对口支援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把一批藏在深山的好货带火了。
去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全部如期脱贫。在消费扶贫中,上海正发挥大市场的优势,“倒逼”一批农特产品改造生产链、畅通消费链、提升价值链,让一批已经脱贫摘帽地区的“腰杆”硬了起来,为乡村振兴打下好基础。
消费扶贫有了大平台
一颗其貌不扬的牛油果,以前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是无人问津的“丑果子”,如今成了“金果子”。
2019年,孟连牛油果入选首轮上海对口帮扶“百县百品”产品名录,这里的牛油果7天便可“从枝头到餐桌”,比进口牛油果快了足足一个月。但端上上海市民餐桌之前,援滇干部已经在当地做了不少工作,逐步让当地牛油果“出圈”。2020年,孟连牛油果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在,“百县百品”上海市消费扶贫产品推荐目录涉及粮油、蔬果等八大类280个产品,覆盖上海对口帮扶的101个县。
消费扶贫,一举三得,既可以提升产业帮扶质量,又能发动社会公众参与,还可以丰富上海商品市场。2020年6月,上海市消费扶贫工作平台成立,在连续举办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之外,还在南京东路、豫园、徐家汇等中心商圈,开出了10家消费扶贫直营店、20家消费扶贫生活馆、100个消费扶贫专店专柜。截至2020年11月,上海已采购、销售对口帮扶地区产品120多亿元,并动员一批电商平台销售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超过1100亿元。
网红产品“倒逼”生产升级
在消费扶贫中,出现了网红产品,比如巴楚留香瓜。在喀什地区巴楚县,这原本是一种在沙壤中种植的土瓜,当地人叫库克拜热甜瓜,意为绿皮绿瓤的甜瓜。后来被援疆干部看中,一边在当地推广种植,一边包装进入市场,这才有了今日的名气。在这过程中,上海援疆干部以技术手段打通产品的冷链物流,并推出价格保险,如今这网红瓜不仅在上海销售,也已通过电商销往全国。
一些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标准化种植以及稳定品控长期存在不足,在网红产品的“倒逼”下,这些问题正不断被解决。现在,上海援外干部们正考虑如何帮助更多当地农产品争取食品安全认证,打通商超渠道;有不少上海干部干脆变身推销员,为对口地区农产品直播“代言”;还有上海企业积极参与当地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联合技术团队,解决相关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