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 首届上海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8/07/09 区块链 浏览:1367
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及实践”为题的“首届上海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论坛”日前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会议旨在探讨发展路径、寻求突破方式、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会议由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主办。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相继出台了“科创22条”“人才新政20条”“实施意见30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沪上高校以及上海化工研究院、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企业的负责人和专家,围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利益分享与风险共担、科技人员奖励兑现、政策法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等难点或瓶颈,作了总结交流。
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围绕贯彻实施产教融合战略及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分别就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贯彻落实中的瓶颈,经济学视角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实践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和瓶颈等主题、问题作了相关专题演讲和专题报告。
作为主办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勤飞表示,探索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应用”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高校更应强调产教融合,构建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升级现实需求的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应用型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此次论坛聚焦产教融合的资源、平台和体制机制三大关键要素,在社会大系统背景下探讨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柯勤飞介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产教融合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比如打破常规科研合作模式,采用公司化运作学校的科技成果,把科研收益和股权直接奖励给研发团队,为以后公司上市做好准备,对于科技项目对接过程中的技术经纪人也给与一定比例的奖励,调动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而对于市场前景好、产业化门槛不是很好的高科技项目,学校给予投入进行二次孵化研发,项目达到中试以上水平后更有利于市场推广。
通过近年来的机制体制创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研总经费和横向到款经费持续高速增长,近三年来年均科研总经费近2亿元,从企业获得研发经费占比近70%,科技成果转化标的额每年超过1500万元,在2015年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名列第54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虹鸣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开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关键在于政产学研用各方面协同发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与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交汇,依靠创新驱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会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士杰、上海交通大学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刘燕刚、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赵荣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颜明峰、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陈保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秘书长洪定一等与会专家学者和嘉宾分别就国家、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贯彻落实中的瓶颈,经济学视角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实践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难点和瓶颈等主题、问题作了相关专题演讲和专题报告。
上一篇: 行业首例 Bibox和火币互上平台币,开创行业先河
下一篇: 新疆“蜜瓜网红”巴楚留香瓜再次登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