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新政先行先试、“同心圆效应”显现,虹桥商务区已集聚一批大健康医疗产业上下游企业
发布时间:2019/12/10 商业 浏览:712
11月13日,上海发布《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大健康医疗产业是被重点关注的产业。
在长三角这个独具特色的区域内,虹桥商务区已集聚了一批高规格医院以及大健康医疗产业上下游企业。记者昨天实地走访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上海绿叶利兰医院以及康德莱医疗器械等入驻企业,听听他们口中的“虹桥特色”是什么。
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同心圆效应”
对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来说,长三角的“坐标感”极强。这里通达四方:正南方3公里,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东南方向则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直线距离5.3公里,乘车10分钟即可到达,长三角都市圈的“同城效应”显著。
从2010年规划开始,新虹桥医学中心便担负着为长三角一体化服务的重要使命。如今,一期地块的部分项目已开业,不仅区位优势明显,也为长三角病患提供优质医疗资源。去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开业,将最优势专科引入大虹桥地区,同时对接国家脑科学计划,打造国家神经科学临床医学中心、长三角创伤医学中心及大虹桥区域医疗中心。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透露了一个数据,开业一年来,虹桥院区出院病人中,非本市常住人口超过50%,远高于市卫生健康委统计的上海三甲医院整体水平。这其中,来自长三角的病人占比非常高。
“虹桥商务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给了医学中心一个对接长三角的机会。我们将借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园区建设,争取到明年年底,五所医院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杨杰说。
围绕大健康产业,大虹桥地区如今已聚拢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既有罗氏诊断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麦迪睿医疗科技、康德莱医疗器械等土生土长的新企业。上海康德莱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专注于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制造和研发,公司执行董事王彩亮透露,中国市场的心内介入器械仍由国外巨头把控,但目前他们企业的技术储备已达到国际水平,去年公司在中国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持器械市场的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有实力争夺这个细分市场的更多份额。
这家2006年就落户江桥的企业与大虹桥共同成长,也越来越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同心圆效应”。今年10月,《长江三角洲区域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炉,王彩亮介绍,现在拿着上海的注册证就可以委托浙江、江苏的工厂生产,这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带来了积极影响。
国际化能级背后离不开政策先行
时钟拨回到2016年,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时,绿叶医疗集团是最后一个入园的参与者,投资10亿元的项目今年9月已结构封顶,预计于2021年或2022年开业;而今年9月,绿叶医疗再度拿出大手笔,投资20亿元建立全球首家“克利夫兰医学联合”国际综合医院——上海绿叶利兰医院,计划于2024年开业。
对于为何两次大手笔投资虹桥,绿叶医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刁海鹏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园区能否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配套政策落地是否及时密切相关。
在业界,新虹桥医学中心还有一个别称——“医疗自贸区”。今年4月,上海五个委办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园区十政”),在大虹桥的这片热土上,鼓励公立医院专家进行多点执业、推动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进医保等新政先行先试。
在杨杰看来,“园区十政”中,最打动他的是第五条“积极协调争取设备、药械先行先试政策”:“这是社会办医最希望的政策,国际化的医学中心意味着对园区设备、药械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政策,园区可向国家卫健委争取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实行备案管理,争取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支持政策,对于医学中心的发展大有裨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影像诊断中心内,已出现多款“进博会同款”,一些设备在上海“仅此一台”。
“开放的环境对于医疗行业的技术创新、国际交流、产业合作等都大有帮助。”刁海鹏介绍,得益于更多政策先行,在吸收国际化人才方面,集团先期将在澳大利亚培养核心护理团队,待医院开业后进驻。
上一篇: 《只有芸知道》上海发布会:黄轩透露英文台词出演难度大
下一篇: 你用惯的表情包,成了品牌年轻化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