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同上思政大课 感悟“四史”内涵 ——上海高校掀起“四史”学习教育新热潮
发布时间:2021/05/27 教育 浏览:491
2021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活动开展以来,上海各高校师生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形式收看网络授课,主动开展学习讨论。
“同上‘四史’思政大课”共有四讲,从4月24日首讲直播开始,上海就要求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全覆盖认真收看,对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的高校,要求研究生将本次收看作为重点学习内容。
“第一堂思政大课就深深吸引了我,在课程开始采访大学生的片段中,很多同学谈到了这次疫情期间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这次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经历,是我第一次特别真切地感受到英雄在我身边,党和国家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时刻在为我们幸福、平安的生活保驾护航。这是我们亲身经历、体验的当下,当现实与历史联系了起来,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每一次的感动。”看完首讲课,上海理工大学2019级机械学院本科生吴吉莲深有感触。
5月9日,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副教授朱潇潇在听完第二讲“思政大课”后,与教研室的老师们开展讨论并分享感受:“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互为补充。王雪超老师的课生动而又精炼,深刻阐释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张志丹老师引用了很多全新的数据材料,干货满满;肖存良老师则把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深入浅出地讲授出来,为更多的人了解新中国制度发展史提供了一门优秀的入门课程。”
“我要把这些内容到我的课堂上再去放一遍,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讨论。”朱潇潇说,平时在自己的课堂上,她会着力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学习,设计了课堂互动环节,每学到一个历史知识,就让学生开展自主研究,搜集相关内容,回应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这堂思政大课将为自己在课堂上讲好新中国史提供帮助和启发。
为使“思政大课”效用达到最大化,上海推动各校思政课教师组织相关集体备课、研讨。听完第三讲“思政大课”,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晓军和师生代表们一起开展学习讨论,他表示:“学校地处浦东这块‘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学校的师生们更应该深入学好‘四史’,要带着问题学党史,环环相扣学党史,带着感情学党史,深入实践学党史,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李晓军还鼓励师生们把“改革开放史”的学习与考察实践相结合,从关注身边的变化开始,主动融入自贸区新片区的产教融合实践。
2020年春季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向本科生推出“四史”系列思政课,《社会主义史》这学期刚一推出,就被200余名学生“秒光”。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副主任刘少明介绍说,这门课由学院4位教师共同讲授,自己担任其中的一部分。“三位老师通过‘对话’的方式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的伟大历程,横向结构与纵向脉络相结合,重点突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四个特点,尤其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非常好的思想资源。”听完“思政大课”第四讲,刘少明一边梳理着课程内容,一边感慨地告诉记者:“这样,课程的脉络和主题就更加清晰了,一个半小时实在太短了,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