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党建聚合力、“双减”助成长,做好麦田里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21/11/09 教育 浏览:462
近期,甘泉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结对共建,开设“青春励心智·实践促成长”社会实践项目,以职业体验反哺社区的形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为教育类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打造“双减”政策落地的实践基地。
“幸福600·爱心下午茶”公益烘焙活动中,同学们将合作制作的美味糕点,送给社区独居老人,在进行岗位锻炼的同时,也传递着初秋温暖。
本次活动既为区域化单位学生提供了公益社会实践的平台,力所能及反哺社区,也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关爱社区、践行公益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甘泉路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引导多方力量共同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为提升党群服务阵地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挖区域化党建单位资源,用好街道中心、各居民区党群服务阵地优势,为延河中学、子长学校、甘霖初职、学前幼儿等甘泉辖区内的教育类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搭建党建交流合作平台,鼓励区域化党建单位积极认领各类社区公益项目,践行党史学习成效。
党史学习、传承“红色故事”
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发挥老干部优势,邀请老党员为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以教授非遗文化讲解、书法国学课等形式,鼓励下一代努力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
此外,中心聚焦学龄前幼儿素养提升,定期开展红色绘本阅读、VR互动体验,让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品读红色书信,学习历史文献、交流经验感受,从浓浓书香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同时增进家庭的亲子沟通。
演绎故事、接力“红色话筒”
中心开展红色配音、红歌联唱、戏曲舞蹈等多媒体声乐党课105次,特别组织学生参加少儿红色电影配音系列,用感情丰沛的红色音符,唤起学生心中流淌的红色旋律,用激昂的声音演绎电影片段,感受红色经典作品无穷的精神力量。
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利用普老汇、社区党校、红色基因书记带教室等阵地,创新开设经典诵读100篇、共享书屋里的“声音”、流动“图书室”等红色课程65次,让老、中、青三代“随机搭配”分享红色故事,相互感染展现“新活力”。
切磋学问、解锁“红色任务”
营造“学用结合、比学赶超”氛围,开展红色定向赛、党史问答赛、主题式思辨赛等30余场,将党史学习教育、防疫知识等融入到团队协作中,用灵活、多样、生动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爱国心、民族情。
此外,中心积极推进“党建+科普教育”相融合,利用科学咖啡馆、科普创新屋等阵地,开启“沉浸式”巡游展打卡、红色文化学习之旅等特色打卡点体验,为教育类区域化党建单位的教职工和学生们,提供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激活红色动能。
“议事员”齐上岗
依托“幸福600·百姓议事厅”平台,结合“千千结对”爱心反哺项目,组织学生们参加“我为社区作贡献”议事会,让特邀小小议事员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停车管理、楼道整治、疫情防控等治理,提高青少年社区自治共治参与度,增强主人翁意识。
此外,依托“幸福甘泉朋友圈”区域化联席会平台,以“功能完善、服务升级”为主题,鼓励教育卫生类、公共服务类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参与优化党群服务阵地的议事会,群策群力、贡献资源,帮助改造亲子活动室、公共用餐区、科普阵地等设施,满足群众对服务功能升级的需求。
“小讲师”做学问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党建、科技、文化等学习教育融入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为社区“小先生”们搭建自主学习、参观体验、风采展示的平台,积极引导青少年对知识学习从“被动听”变为“主动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担当小小红色讲师或新闻播报员。
为丰富“双减”政策落地后的学习生活,中心组织教育类区域化单位教职工、学生家长参与校门口“护学岗”行动、同济医院与社区医院导医服务、北区电信宣传活动和敬老院慰问等志愿服务,让教师们提升工作责任感,让家长们实现从“陪学”向“授学”角色转变,为家校互动搭建良好平台。
“红管家”行公益
中心积极整合社区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青妇、社会组织等资源,依托区域化党建八大公益项目,充分发挥青少年作为新时代接班人力量,担当小小“红管家”参与小区楼道整治、创城巩卫、社区为老等志愿服务。同时,鼓励医疗卫生类、劳动执法类、教育服务类区域化党建单位形成合力,为志愿服务的教职工、家长们提供专业培训,高效参与红十字急救、防疫知识宣传、导医执勤等服务。
此外,在绿地普陀商务广场“楼委会”成立后,街道党工委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两新”党建指导员、群团工作者和“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聘为特约服务专员,建成服务“先锋队伍”。服务专员们深入校外教培机构,排摸实际办学和企业运作情况,帮助对接相关政策指导部门,根据规定监督做好“双减”政策落地后的机构人员和服务管理。
在创意中编织“幸福梦”
结合党史学习和最新时事政治讯息,中心组织教育类区域化单位单位的学生、家长开展科普手工活动116场,例如用3D立体积木搭建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二号飞船等模型,激发学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此外,中心充分发挥“社区书院”科普基地优势,依托3D技术、AR系统等科技设备,通过科普讲座、科学实验室、科普作品展等学习,延伸科普进校园的触角,进一步拓展青少年的学习视野。
在智慧中追逐“青春梦”
中心在关心下一代学习和活动情况方面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努力将非遗文化传承、党史学习教育、科普创新相结合,例如邀请“瓷刻”兴趣党小组老党员骨干、党史宣讲员、科技领域专家,开展各类文化进校园项目活动,将传统文化遗产、科技进步知识等配送进课堂。
利用科协“智慧盒子”、智能机器人、AR智能绘图等科技设备,对教职工、学生和家长不同群体,开展智慧云教学、轻松学摄影、实验课题分享、“一网通办”政策等分类培训,拉近校社互动距离。
在服务中续写“成长梦”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整合区域化单位、服务阵地各功能优势,组织教育类单位学生参与社会职业体验,鼓励公共服务类、金融经济类单位、社区管理类单位提供寒暑期实践岗位,包括银行家养成、艺术大师创作、卫生导医训练营等,加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联动管理。
学生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工作领域的“临时工”岗位,包括门岗“防疫员”、卫生站“导医员”、党建书吧“管理员”、烘焙室“小助理”等,让区域化党建单位的资源成为学校延时服务的附加动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后兴趣,助力求学志向选择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