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孩子减下来的时间怎么用好
发布时间:2022/01/21 教育 浏览:574
“双减”后,对学校提供优质课后服务有了更高要求。今年两会现场,很多政协委员都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建议课后服务可以加大科创科普内容比重。
在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看来,可以用好“双减”减下来的时间,积极推动科创教育落地落实,“上海市教委之前成立了科创教育委员会,就是一个有益尝试。”他认为,科创教育是为了张扬孩子的天性与兴趣,在动手中发现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进入社会后,怎么处理新问题、怎么与陌生人接触、怎么学习新知识,都是对孩子的考验,我们应该为孩子提前设计。”
在前期调研走访中,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阿方与多位委员发现,受升学率指挥棒的影响,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校对自然与科学教学重视不够,多元化、跨学科背景的教师更是稀缺。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强化自然及科学教育,可以实现对学生自然和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也为孩子们今后按客观规律做事、用科学方法思考奠定基础。”张阿方建议,可以通过加大课时及拓宽内容广度,强化学生课内自然与科学课程的学习,配合与课程相关的实验课,辅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习或竞赛活动,让学生们从小树立科学精神。还可以聘任校外学者,比如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及高校的教授,作为校内授课老师的补充,为学生们开展科普教育。
市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刘健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他看来,除了学校内部发力,还应该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他表示,上海有很多优质的科普场馆,建议将这些场馆打造成以青少年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科普教育平台,推动科普场馆深入对接学校教育、提供优质课后服务,各场馆可以制定课程菜单或目录,让中小学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按需点菜”,接受个性化的科普教育方案,为“双减”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