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双减”后首个寒假,他们的寒假作业“大变身”!
发布时间:2022/01/31 教育 浏览:413
在“双减”落地后的首个寒假,小朋友们的寒假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学生和家长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呢?一起来看↓
寒假作业形式多样——“写的少了,玩的多了!”
这个寒假,“花式”寒假作业在嘉定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四(1)班学生张孜潼眼里显得格外“可爱”。“最直观的感受是写的少了,玩的更多了。”寒假里,她约上小伙伴一起去观展,和外公在小区的活动室打乒乓球,全家一同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寒假作业竟可以如此有趣。
“较往年相比,今年的寒假作业少了一些文化课方面的笔头作业,多了很多实践探究类的作业。”张孜潼的妈妈宫女士告诉记者,她跟着“红途”小程序带女儿按线路打卡,一起了解上海,不仅扩展了知识面,也锻炼了探索意识,增进了亲子关系。“孩子可以了解家长眼中的世界,家长也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宫女士感叹。
“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嘉定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三(1)班学生彭伊凡同样深有感触,晨起运动、自主阅读、做家务、玩翻花绳、抓石子、下跳棋等传统小游戏……他的寒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轻松和谐。
寒假生活更丰富——“这是一份让家长陪伴孩子的礼物”
“今天,我在完成课内作业后,和姐姐、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糖葫芦和玩大富翁游戏,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对投资等理财有了更多的认识!”嘉定区德富路中学七(7)班学生徐欣妍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有不少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充满‘年味’的寒假作业。比如,制作一张上海的年文化海报,参观上海一处景点后用英语制作视频弘扬中国文化,这些让孩子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再是死记硬背。”徐欣妍的妈妈金女士表示。
“相较从前的纸笔作业,今年的学科作业更加偏向于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在寒假尽可能多实践、多探索、多思考。”德富路中学六年级年级组长刘老师透露,以六年级寒假作业为例,地理学科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过年习俗;道德与法治学科有观察身边的春节风俗,探究春节背后的中华文化;语文学科有为《鲁滨逊漂流记》制作一张读书小报或绘制一副内容插图……
“我很喜欢这样的寒假,不仅作业有趣,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做我喜欢的事情。”德富路中学六(2)班学生章洵美表示,她最喜欢的作业是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报,以及各类体育运动的打卡。
章洵美的爸爸章先生坦言,以往寒假,孩子的假期无法由自己安排,要么完成书面作业,要么参加各类校外培训。而“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学校和老师既为孩子的寒假学习给出了方向性的引导,也给家长和学生自行安排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灵活地安排作息,在生活、学习、文艺、科学、体育等方面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拓展。对孩子来说,完成作业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个寒假,他陪孩子写春联、练毛笔字,妈妈陪孩子散步、弹钢琴……“看似是一份作业,其实这是一份让家长陪伴孩子的礼物。”章先生说。
此外,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积极、充实快乐的假期,区教育局特别制定了一份寒假活动大礼包,涵盖校外联成员单位综合实践体验活动31项,街镇主题活动4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