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双减”后首个寒假,他们的寒假作业“大变身”!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双减”后首个寒假,他们的寒假作业“大变身”!

发布时间:2022/01/31 教育 浏览:413

在“双减”落地后的首个寒假,小朋友们的寒假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学生和家长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呢?一起来看↓

寒假作业形式多样——“写的少了,玩的多了!”

这个寒假,“花式”寒假作业在嘉定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四(1)班学生张孜潼眼里显得格外“可爱”。“最直观的感受是写的少了,玩的更多了。”寒假里,她约上小伙伴一起去观展,和外公在小区的活动室打乒乓球,全家一同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寒假作业竟可以如此有趣。

“较往年相比,今年的寒假作业少了一些文化课方面的笔头作业,多了很多实践探究类的作业。”张孜潼的妈妈宫女士告诉记者,她跟着“红途”小程序带女儿按线路打卡,一起了解上海,不仅扩展了知识面,也锻炼了探索意识,增进了亲子关系。“孩子可以了解家长眼中的世界,家长也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宫女士感叹。

“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嘉定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三(1)班学生彭伊凡同样深有感触,晨起运动、自主阅读、做家务、玩翻花绳、抓石子、下跳棋等传统小游戏……他的寒假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轻松和谐。

寒假生活更丰富——“这是一份让家长陪伴孩子的礼物”

“今天,我在完成课内作业后,和姐姐、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糖葫芦和玩大富翁游戏,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对投资等理财有了更多的认识!”嘉定区德富路中学七(7)班学生徐欣妍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有不少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充满‘年味’的寒假作业。比如,制作一张上海的年文化海报,参观上海一处景点后用英语制作视频弘扬中国文化,这些让孩子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再是死记硬背。”徐欣妍的妈妈金女士表示。

“相较从前的纸笔作业,今年的学科作业更加偏向于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在寒假尽可能多实践、多探索、多思考。”德富路中学六年级年级组长刘老师透露,以六年级寒假作业为例,地理学科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过年习俗;道德与法治学科有观察身边的春节风俗,探究春节背后的中华文化;语文学科有为《鲁滨逊漂流记》制作一张读书小报或绘制一副内容插图……

“我很喜欢这样的寒假,不仅作业有趣,我还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做我喜欢的事情。”德富路中学六(2)班学生章洵美表示,她最喜欢的作业是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报,以及各类体育运动的打卡。

章洵美的爸爸章先生坦言,以往寒假,孩子的假期无法由自己安排,要么完成书面作业,要么参加各类校外培训。而“双减”后的首个寒假,学校和老师既为孩子的寒假学习给出了方向性的引导,也给家长和学生自行安排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灵活地安排作息,在生活、学习、文艺、科学、体育等方面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拓展。对孩子来说,完成作业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个寒假,他陪孩子写春联、练毛笔字,妈妈陪孩子散步、弹钢琴……“看似是一份作业,其实这是一份让家长陪伴孩子的礼物。”章先生说。

此外,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积极、充实快乐的假期,区教育局特别制定了一份寒假活动大礼包,涵盖校外联成员单位综合实践体验活动31项,街镇主题活动49项。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