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暑期在家看什么?上海这个区推出”云上艺术课”
发布时间:2022/07/15 教育 浏览:286
今年暑期,长宁区推出“快乐暑假·云上相约”2022年青少年艺术课堂直播季,在长达两个月的假期中,75节“云上艺术课”将带领孩子们体验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授蛋雕、叶雕、面塑、撕纸等传统技艺,“云”赏越剧《梁祝》、京剧《智取威虎山》、昆曲《牡丹亭》,还有一系列舞蹈、绘画、唱歌等少儿公益艺术培训课,陪伴小朋友们度过一个“艺术之夏”。
长宁区目前正全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今年,区内多个单位携手打造了云端艺术直播课,首次将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授课转为远程直播,改变公益艺术培训需要“秒杀”抢票的方式,取消了学员年龄限制。课程内容分为“非遗在线、我是戏迷、少儿艺术、经典诵读”四大板块,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群众的艺术需求。7月6日首期4节云上艺术课推出后,上线一周浏览量已超6万人次。
记者从长宁区文旅局了解到,今年暑期的艺术直播课分为非遗直播间、戏曲直播间、艺术直播间、经典直播间等四大板块,在“上海文化云”和“文明长宁”两大平台直播。非遗传承人张书嘉、华兴富、李亚非,京剧传承人李军、昆曲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等嘉宾将与市民朋友们“云上见”,为大家娓娓道来特色民俗文化和创新趣味。这些直播间同时也是小型展览空间,观众可近距离体验艺术之美,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长宁区青少年艺术课堂直播季还首次开设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戏曲、现代艺术等课程内容,从学龄前儿童到成年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中,有面向小学生的撕纸、面塑非遗体验课,为初、高中学生量身定制的昆曲、越剧鉴赏课,“跟着名师读经典”系列诵读指导讲座,还有老少咸宜的尤克里里、民族舞等课程,课程表“诚意满满”。
2021年,长宁区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区正积极构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长宁区文旅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公共文化馆总分馆机制,长宁区在去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与民俗文化中心两个文化馆合并的基础上,与区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将“长宁艺术大家进社区”“传统戏曲进校园”以及“跟着大师读经典”等多个文化主题活动融合。
在云上艺术课的直播空间设置上,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也被纳入其中。昆曲艺术家赵津羽工作室作为“戏曲直播间”,联合全区10个街镇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总分馆社区分馆)开展数字资源共享。在品牌创新方面,今年长宁区将文化中心“快乐暑假”与区图书馆“经典诵读”两大文化品牌活动整合,在暑期档以全新面貌呈现,进一步拓展长宁“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影响力。
“快乐暑假·云上相约”2022年长宁区青少年艺术课堂直播季由长宁区文旅局、区文明办、区教育局联合主办,长宁区图书馆、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活动时间将延伸至2022年秋季学期。此次上线的75节艺术课程紧扣长宁区文化特色,均为自主原创的视频课程,将进一步丰富长宁区馆藏数字资源,提升区域数字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上一篇: 3部门发文,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
下一篇: 沪考心语丨“中”字头高校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