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举行-讲述中国现代美术“从哪儿来,到哪里去”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举行-讲述中国现代美术“从哪儿来,到哪里去”

发布时间:2022/10/12 教育 浏览:303

为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建校110周年、上海大学美术科创立100周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大学、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美术学院、刘海粟美术馆承办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9月25日至10月2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具有约170年的历史文脉。以土山湾美术工场为发端,形成“中西文化交流根据地”“中国西洋画之摇篮”的文脉传承现象,体现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发祥地的历史影响,以1912年创立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为代表,形成“新兴艺术策源地”教学集群及文化生态,海纳百川,承前启后,滋养并影响着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演变与发展,成为近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次展览由“百家争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献展”“百川溯源——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10周年纪念展”“百年风云——上海大学美术科100周年纪念展”三个专题展览组成,展出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李铁夫、朱屺瞻、吴大羽、汪亚尘等50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展示了中西方艺术的碰撞融合,呈现了独特而恢弘的学术视野。展览期间,将有“文脉之光——国际美术教育的中国坐标”“策源之力——上海美专与20世纪中国美术”“海上之会——上海大学与海派文脉”三场学术研讨会举行。

“百家争流——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献展”设立了“土山湾源”“珍稀教材”“名家手迹”“历史珍档”“名师力作”等板块,展出300余本以课程教材、教学档案、名师作品等为主体的文献,近一半珍稀文献及孤本为首次向公众展示,深刻诠释了中国现代美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中国美术教育文脉的生动缩影。

“百川溯源——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10周年纪念展”通过对上海美专这一“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历史回溯,重新审视现代美术、美育与现代美术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与时代、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上海美专对推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海派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展览重点呈现了上海美专的探索和创举、精选了上海美专师友的经典力作和文献,揭示了“不息的变动”精神指导下上海美专持续教育改革的意义。

“百年风云——上海大学美术科100周年纪念展”呈现了现代美术教育文脉的重要环节。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在1922年建校之初,上海大学就开设了美术科,并为20世纪中国美术培养并输送了一批具有新文艺修养的优秀人才。展览以上大美术科的发展历史为主线,通过陈望道、洪野、陈抱一、吴梦非、杨秀涛、师集贤等师生的绘画作品、历史文献以及上大美术科的珍贵史料,呈现上海大学美术科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华艺术大学等所形成的美术教育集群的关系,叙说其秉承红色学府的文化基因,融入海派艺术文脉,促进现代美术教育转型发展的“中国故事”,体现国家记忆中的文脉之光。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