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谱写新时代发展蓝图 长三角"幸福圈"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发布时间:2018/06/08 新闻 浏览:1272
6月8日报道:加快布局城际轨道交通、优化长三角机场群、5G协同布局先行试用……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正向以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推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征程加速前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建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推动一体化的实质化操作更是意味着长三角区域发展已站在新时代、确立新方位、迈出新步伐。“长三角将大不同”,这是政府、企业与市民的共同心声。
一座发展里程碑 “三年行动计划”让长三角迈入新时代
根据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土地面积21.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常住人口1.51亿人,占全国的11.0%,经济总量13.5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0%。长三角城市群被认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随着新一轮长江经济带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等诸多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多年来,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之一的长三角地区,显示着其作为全国经济增长极的巨大拉动效应。
“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是党中央赋予长三角的历史使命,是国家战略。”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日前在接受长三角新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上海要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本月初,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的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沪举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在会议期间通过审议,由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三年行动计划》覆盖了12个合作专题,将进一步聚焦交通互联互通、环境整治联防联控等7个重点领域。
不少专家认为,《三年行动计划》的审议通过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一个新突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性和可贵之处体现在把规划和实施“捆绑”在了一起,即不仅能编制一个科学优质的一体化规划,更能落到实处,能针对目前的重点领域和问题予以精准施策。
同时,一批围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项目签约同样引人关注。组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5G先试先用、环保领域信用联合奖惩、打通省际断头路、共建G60科创走廊、推进“人工智能+法院”、申宁杭合四城轨交扫码便捷通行、推进“互联网+”医联体、协同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集群联动、建立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等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完成签约。
一场家门口盛会 进口博览会让世界聚焦长三角
作为现场签约项目之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工作合作协议受到各方关注,具体内容包含启动“环沪护城河”行动,搭建“6天+365天”常年交易展示平台,推动会展商品通关便利,加强与品牌展会联动,打造长三角会商旅文体品牌项目,开展经贸对接活动,合作深化进口博览会数据挖掘,推动形成商机共同开发机制等。
周波在接受长三角新媒体记者集体采访表示,通过进口博览会要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是通过这个博览会向全世界展示长三角整体的经济实力和我们的超强购买力;二是为长三角企业发展找到商机;三是让长三角老百姓可以在上海、在当地买到更优质、更实惠的进口产品。”
这是政府的心声。与此同时,不少企业对此次进口博览会也充满期待。“进口博览会企业集中、产品集中、信息集中、专业观众集中,加上又开在长三角的家门口,这无疑为我们长三角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一家来自无锡的企业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口博览会是展示企业形象、交流行业信息、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进口博览会是个热词,大家对于这个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渠道都高度关注。”
东方网记者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获悉,目前,进口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已从“以招展为主”向“办展为主”转变,各项工作正紧密围绕进口博览会“不一般”的特点,全力推进。据悉,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50天已签约超过16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一幅民生蓝图 一体化发展让百姓获得感十足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充满期待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无数长三角地区的老百姓。“之前还和家人提过,以后年纪大了去嘉兴或者昆山养老。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了,异地养老更方便了!”正如市民陈阿姨所言,长三角一体化蓝图涵盖了医疗、养老、食品安全、人才交流等多个民生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带给老百姓的是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根据上海社科院相关课题组对长三角人口老龄化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长三角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规模从2010年的3253.45万人快速扩张至2015年的3976.14万人,未来几年是老年人口低速增长阶段,2020年以后老龄化又开始加速。2035年至2050年,随着长三角地区总人口规模进入负增长,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使老龄化水平处于高位运行。对此,东方网记者获悉,长三角三省一市已针对区域养老签订部分合作协议,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在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服务管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等方面都达成了共识。
除了养老,医疗也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板块。截至今年3月底,三省一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量超过5万人次。数字的背后,是参保人员不用再异地奔波的喜悦,个人垫付医药费和等待周期长等一系列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据悉,长三角地区正在计划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APP等业务,进一步提高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质量。
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据了解,目前,上海与江苏对接道路总计24条,包括G2京沪高速、G50沪渝高速等高速公路,G204沪宜公路、G312曹安公路、G318沪青平公路等普通国道,车道数约100根;与浙江省对接道路总计15条,包括G15沈海高速、G60沪昆高速、S32申嘉湖高速等高速公路,车道数约60根。对此,东方网记者获悉,今年三省一市已确定有17条断头路开工建设,交通领域先行先试的举措将有效提升区域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环境天蓝地绿水清;城市充满活力、散发魅力;一张卡可以跑遍长三角。”周波在接受长三角新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道出了自己作为一位上海市民的梦想,这也是长三角区域居民的共同梦想。在这一“幸福圈”里,不一样的长三角值得众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