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沪上六年级学生首次使用新语文教材:专治平时不读书
发布时间:2018/09/04 新闻 浏览:1349
图片说明:兴陇中学一名六年级学生正在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
3日,全市约140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全市新增9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可扩充办学规模1940个班级。开学第一天,全市各大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活动。
“中学语文老师肯定是个男的”“他应该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会不会很凶”……昨天,开学第一堂语文课,兴陇中学六年级4班教室里,刚进中学的同学们争相回答语文老师陆铸伟提出的问题“你想象中的语文老师是个啥样子”。
这一刻,不仅是4班35位同学第一次见到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六年级学生首次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
22篇课文不乏名家名作
坐在倒数第二排的男生王建榕,课前已把上周领到的新课本看完了。一篇篇读下来,新鲜得不行。据了解,对于新教材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早在假期中就已开始。
翻开内页细数。全国统编本教材六年级语文课本分6个单元、22篇课文。每一个单元由“阅读”“写作”“语文园地”三部分组成。全书还设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和“遨游汉字王国”,以及名著导读。22篇课文中,不乏来自老舍、铁凝、托尔斯泰等中外名家名作。《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等经典作品依然陪伴着新一代成长。
对有着21年教龄的陆老师来说,新教材是挑战,也让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更深。“备课过程中研究教材,我感受到课本的编排设置在人文主题以外,注重对语文要素的强调。这一双线并行的组织单元结构,对老师教学提出考验,特别是在语文要素上,我备课时还专门反复确认了一些语法知识点,看怎样可以更好地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情感把握的同时,提升语文素养。”
课堂办起“朗读大赛”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朗朗读书声在教室响起。这是第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的《草原》。
与语文课上传统的朗读环节不同,陆老师办起“朗读大赛”,同学们一个个站起来朗读后,大家评选出最佳朗读者。这个“赛制”让更多孩子投入地聆听,细细揣摩其中的情感。“仔细听着别人读,自己再看课文,草原上清新的空气好像就能闻到了。”大眼睛男生邓承冬觉得,这是课上最“酷”的一部分。
陆老师研究教材后发现,统编教材强调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专治平时不读书。“阅读教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如每个单元课文学习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这些层层递进‘读’,在教学中如果不动脑筋,往往会流于平面化,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理解认识的引导作用有限。”陆老师说,大量针对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成为他的备课重点之一。朗读比赛这个方法,在第一堂课的效果就不错。
专家点评
新考验:吃透教材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杨德广
2012年起,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历时五年,完成编审工作。2017年9月开学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昨日秋季开学,上海初中预备年级(6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初一年级(7年级)历史课程均启用全国统编本教材。新编语文教材初中部分古诗文选篇132篇。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历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30多部。道德与法治教材介绍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
新教材对教师教学提出考验。从“道”的角度来说,教师应吃透教材编写立意,这是在课堂上有效传承文化,传递、塑造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更要不断创新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