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沪武康路113号迎来一场特别的朗读会为巴老庆生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沪武康路113号迎来一场特别的朗读会为巴老庆生

发布时间:2018/11/27 新闻 浏览:1024

503

导演陈薪伊(左)在诵读会上讲述她儿时阅读巴金文学作品的经历。

  昨天,是巴金的生日。今年,也是巴金夫人萧珊女士的百岁诞辰。这一天,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迎来一场特别的庆生会——由上影演员剧团和巴金故居联合举办的“今天是您的生日——巴金、萧珊作品朗读会”,简单又不失隆重地举行。一群热爱文学的人与巴老家人齐聚在巴金在世时经常用来写作的太阳间前的草坪,在当年巴金亲手栽种的玉兰树下静静聆听。
重拾前辈艺术印迹
没有专门搭建的舞台,没有表演的华服,艺术家们带来最纯粹的致敬。巴金先生曾说:“我正是因为不善于讲话,有感情表达不出来,才求助于纸笔,用小说的情景发泄自己的爱和恨,从读者变成了作家。”朗读会从巴金与萧珊的作品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实景演出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将这座巴老与家人生活、工作了半个世纪的房子作为舞台。
和113号相距不到200米的武康路395号,是上影演员剧团的“家”。1956年电影《家》拍摄时,巴金特意去了现场,并和上影演员剧团的孙道临、张瑞芳两位主演合影留念。62年后,武康路上的两个“邻居”重拾前辈的艺术印迹,怀揣敬畏之心携手举办这场朗读会。这也是上影演员剧团与巴金故居联合主办的《声影》第三季诵读会。
吸引来自各地的读者
80岁的梁波罗深情讲述了张瑞芳、孙道临、黄宗英等剧团前辈与巴金因影片《家》的拍摄而建立的深厚友谊。而在话剧舞台上曾经出演《家》的著名演员奚美娟、王诗槐联手呈现的《家》,使在场所有人再次感受到经典的魅力。倚在玉兰树旁,赵静、于慧、杨晨、贺根启尔等相继用巴老的作品和书信向经典致敬。达式常和著名音乐家孔祥东伴着钢琴,弹奏并读出巴老怀念夫人的《再忆萧珊》时,现场安静得如静止的画面一般。
陈薪伊是上影演员剧团的戏剧顾问,她带来了出版于1937年的巴金作品《长生塔》。这是她9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到巴金的作品。她透露,还有一个愿望希望实现,“就是与上影演员剧团的艺术家们合作一次巴金先生的《家》”。
这场朗诵会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巴金读者。从沈阳专程赶来上海的张杰女士告诉记者,“七十年代末,一个偶然的机会借到了巴金的《家》,读起来真是如饥似渴,那种激动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