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鲁迅与》专题展亮相一大会址 展期跨越“春节档”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鲁迅与》专题展亮相一大会址 展期跨越“春节档”

发布时间:2019/01/23 新闻 浏览:1123

1月22日报道: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携手举办的《鲁迅与<新青年>》专题展于1月22日起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展厅亮相,70余件实物展品再现了新文化运动前后《新青年》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316
20世纪初期的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人们对社会变革和思想革新的呼声也急剧高涨。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诞生。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指出:要实现社会变革,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此后,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相继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讨论问题涉及道德、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等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青年》受到进步青年的热烈支持与响应,以其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姿态激进的新意识,引领思想文化界与封建文化传统作斗争,成为介绍与传播西方近现代文化思潮的主要窗口,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的大本营。从思想上、文化上推动中国从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等口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曾受到《新青年》的深刻影响。

鲁迅说:“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后来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此后,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新诗、随感录、小说等共计50余篇,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记者获悉,本次展览共展出70余件实物展品,其中有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精品文物张人亚秘藏山穴20余年的《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引领无数人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的ABC》《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译作和著作,还有《新青年》撰稿作者的代表作、多幅名家创作的鲁迅笔下经典形象艺术作品等,详实的资料与生动的图画,再现了新文化运动前后《新青年》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的重大影响。展期将持续至2月24日。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