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刚进华二时成绩只是中游 这位物理奥赛金牌得主后来居上
发布时间:2019/08/23 新闻 浏览:913
原标题:这位物理奥赛金牌得主后来居上
今夏“爱因斯坦的异想世界特展”开幕典礼上,第50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得者、华东师大二附中学生贡晓荀大方亮相,作为青少年物理爱好者在舞台上侃侃而谈,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实,这位“学霸”在小学、初中时均就读于公办学校,进入高中之前也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竞赛训练,刚进入华师大二附中时他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游水平,但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学习习惯,展现出惊人的“加速度”。9月,他将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他是如何后来居上的?
打游戏仅作为“调剂”
“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其实我也喜欢打游戏、刷朋友圈,但这些只能作为‘调剂’。如果要玩,花20至30分钟可以,但不能占用大块时间。”贡晓荀的自律性很强。
贡晓荀的小学和初中分别就读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和进才中学北校。对物理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他小时候。那时候,家里的电器都由他来“打理”,学看说明书,尝试摆弄、操纵电器。“当时对电器知识我已很感兴趣,但真正爱上物理还是在初中。”初中时,为了强化数学、物理学科能力,他参加了一个校外物理培训。一开始听不大懂,后来买了两本物理书,把书上的题目细细做了一遍,结果考试时成绩不错,还获得上海市物理竞赛二等奖。后来参加华师大二附中自主招生考试时也发挥良好,顺利通过自招。
“我刚进入华二时,综合成绩处在班级中游。班里‘大佬’很多,有些同学平时不太显山露水,一到考试就总拿第一;也有些同学平时谦和不太爱说话,但一开口就能‘高谈阔论’……于我而言他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贡晓荀坦言,在强手如云的华师大二附中,自己压力很大,不过他想得明白:“其实,真没必要处处学做‘别人家的孩子’,做到‘最好的自己’更重要。”
利用碎片化时间,今日事今日毕
学习生活不轻松,他把各种碎片时间都充分用上。课后,抓紧时间把课堂上还没搞清楚的知识点弄明白;同时,保持强大的行动力,今日事今日毕。“一件事今天不做拖到明天,到了明天又会有新的事增加,而知识都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之上。”也因此,他养成了高效的学习习惯,哪怕到了高二阶段每天要参加4至5个小时的竞赛训练,也能在23时左右睡觉。
贡晓荀认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当重要。他有着很强的专注力,能一个人静下心来长时间看书、做题。他刷题不多,但擅长总结,能100%利用好做过的题目。“我如果做错了,肯定要找到原因,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做对了,我也经常会再读一遍题目,想想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出,好在哪里。”通过不懈坚持和努力,去年12月底,他以上海队第一名入选国家集训队,最终进入国家队5人名单。
刚进入国家集训队时,他也有压力:来自其他省市的竞赛生实力都很强,课堂上大家讨论激烈。“有时候,课堂上老师讲的一个知识点听不懂,我就在笔记本上打上问号。经常在一堂课后,笔记本上打了20多个问号。有疑问,立即找老师现场解决,课后再把讲义、公式以及老师的推导梳理一遍,做到真正搞明白。”贡晓荀说,把自己的事做好,尽可能做到最好,最后的结果,往往也就符合自己的预期。老师、同学、家长对他这样评价:“他的天赋可能不是最高的,但他一定是最自律、最努力、最有拼搏精神的那一个。”
“不相干”的学习让他储备起能量
传统印象中,理工科男生不擅言辞,但贡晓荀在大场合却落落大方,这源于他小时候就在浦东新区少年宫参加主持人培训班。在进才北校时,他当过班长,还是校园主持人,参与过开学典礼、六一大型活动的主持。这位学霸不仅兴趣广泛,综合实力也强。他还考出古筝十级,平时喜欢打篮球和乒乓球。
他的生活不局限于竞赛训练,而是走进高校实验室参与社会实践,去图书馆协助工作人员整理书籍,当好一名志愿者。他的父母分别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家里藏书很多。每天下班、下课回家,三个人就会一起看书。在贡晓荀爸爸看来,“童子功”很重要,无论孩子将来往哪个方向发展,基础必须打好。他给儿子量身定制了一份阅读计划,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从文学、历史到科技、商业均有广泛涉猎。预备班时,贡晓荀就能看《战争与和平》,初二又读完了《史记》。初中阶段,他每年都在浦东新区古诗文大赛中获一等奖。高中时,作为调剂,他读完了整套英语原版《哈利波特》。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强,对他攻克题目也有很大帮助。这些看似“不相干”的学习,使贡晓荀慢慢储备起能量,厚积薄发。
这个暑假,他除了预习大学课程,还会按照华师大二附中的传统,给近30位对物理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们上竞赛课。他自己出卷子,连续7天讲课、阅卷,再根据学弟学妹们反馈的情况进行课堂综合分析。“两年前,是学长的课燃起了我拼搏向上的斗志,现在我也希望把这种‘金牌精神’传承下去。”
上一篇: 用笑容点燃自信,在上海瑞思破茧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