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三十五个导师团 要学岐黄之道更要学做人

新闻

上海糖酒集团闪耀光明美食嘉年华 共绘产业向“新”力 上海糖酒集团闪耀光明美食嘉年华 共绘产业向“新”力

4月19日至21日,为期三天的2024 FORMULA 1 联想中国大奖赛即将在上海国际赛车场火热开赛,除了中国首位F...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三十五个导师团 要学岐黄之道更要学做人

发布时间:2019/09/16 新闻 浏览:816

已故中医大师裘沛然的一部非医学专著《人学散墨》十余年来一版再版,成为医学院校不少教师书架上的常备书。最近,此书被加急追印2000册,选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次送给全体新生的“编外教材”。在其感召下,两院院士陈凯先、顾玉东、褚君浩,以及各学科带头人、全国教学名师等校内外30多人都担当了本科生导师,纷纷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生授业育德。
为新生上特殊一课
做合格医生,首先是做合格的人。虽然一生撰写和主编过40余部医学和诗文著作,耄耋之年的裘沛然仍花8年时间写就20万字的《人学散墨》,专门论述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今年,这部充满“医生医事”况味的生命之书,加之《谈心——中医名家十讲》以及两部“跨界协同育人创新系列丛书”《教与学的对话》《思与行的融合》,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新生入学时的书包标配。
“初入杏林,才知道为人医者不但要学岐黄之道,更要学为人之道。”来自基础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子姚阅,从《人学散墨》中读取了“以仁为本,以礼为节,以义为衡”的精髓,感激老前辈为他们上了如此特殊的一课。“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第一次宣誓……我们在努力适应这份‘为人与为人医’的浪漫,而这份浪漫也终将适应我们。”
中医文献学专家、79岁的段逸山教授今年为本科生上了《天地至德,大医情怀》这一课。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到中医大任教,段逸山已教了半个世纪的书,除了讲授大课,至今还带教6名博士生及博士后。作为覆盖全校各个院系的35个导师团的团长之一,他带的导师团名为“生生”,对口服务基础医学院的学生成长。他说:“《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就是这个意思,让人生存、生活得更好,这也是导师团的育人方向。”
课上,他告诉学生们,“遵行‘志’‘识’‘恒’:有志则不甘平庸,有识则不敢自是,有恒则不致无成。”他说,自己学医三年后,感觉很好,似乎“天下无病可治”;而当治病五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常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正应了典籍中的警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他希望新一代的医学生“知崇履卑”,低调不狂而自强不息。
  生命最可贵,医者责任重大
导师团不仅有段老这样的终身教授领衔,还有20余位名师、名医、名家各自担纲团长。中药学院“扬帆”导师团团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说:“大学生首先要学做人,摒弃享乐主义,时刻将国家和社会放在首位;懂得团队协作,互爱互助;学习踏踏实实,不弄虚作假,严谨认真。”
面对未来的“准医生”,针灸推拿学院“明堂”导师团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告诫学生:“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生命,生命最可贵,所以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学生黄蕾蕾一直记得:“他说自己成为院士,最要感谢的是病人,是病人造就了他,是病人使他成长。”她说,这句话激励着自己,对拥有优秀医术、治愈受苦之人的向往越发强烈,并化为学医之路的信念。同为上中医“团长”的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认为,培养学生要注重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就业上的问题;另外一个层次是往高端提升,要培养特别有能力、能够成为社会栋梁、起到引领作用的杰出人才。
在“团长”麾下,中医大每个导师团由专业课教师、科研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管理服务人员、思政辅导员等组成5到8人团队,一起加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