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鲁班”是怎样炼成的?老木匠走进大学校园重现传统技艺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鲁班”是怎样炼成的?老木匠走进大学校园重现传统技艺

发布时间:2019/11/15 新闻 浏览:874

11月14日报道:刨花、锯木、搭斗拱、解鲁班锁……在充满书香的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内,这几天却飘出了阵阵“木香”。11月13日至11月17日,“习技营国:中国近世营造匠人的教育图景”教育影像展在华东师大中北校区图书馆举行,将中国传统营造匠人的历代传承与习艺景象搬进校园,经验丰富的老木匠现场重现精湛的传统技艺,此外观众还能体验搭建斗拱等充满传统特色的互动游戏。

木匠周师傅现场展现技艺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博物馆馆长孙真荣表示,以鲁班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劳动的过程也是一种习技的过程,这也是弘扬劳动精神,强调劳动教育的目的。

如何有效开展劳育是教育界、教育学界重点钻研的一大课题,而传统中国的教育实践无疑是汲取精华的宝库。除了以读书治学为目标的“养士教育”,以“治生”、“恒业”为核心,以技艺习得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同样是普通百姓接受的教育主流。经过长期的发展,不同领域的匠人都拥有了各自成体系的“匠艺”系统,也形成了异中有同的匠艺传承模式。而匠艺系统与传承模式又型塑着一代代匠人的生活和观念,使得作为庶民群体一员的匠人群体也因此能在传统社会中“安身立命”。

观众体验搭建斗拱

  建筑营造是一项复杂技艺,需要大规模的协同配合。这其中,木匠在营造匠人中的地位更高一筹。由于建筑工艺极其复杂,也让匠人技艺在传承中不断精进。本次展览选取了中国古代营造匠人群体作为样本,系统呈现了中国古代营造匠艺的构成以及中国古代营造匠人的教育。通过围绕主题的参与式制作活动、主题沙龙、影像展示、情景再现和图文结合等方式,立体鲜活地展示与挖掘传统中国匠艺体系丰富的知识世界、精神世界,打造一个多元的展览活动,展示中国传统“营造匠艺”是如何构成一个复杂的“知识—技艺”体系,反映心传、文授、口述、实参构成的营造匠人学习方式与图景,形象地展现传统营造匠人学习过程与生涯。

为了更深入地呈现中国古代营造与中国传统营造匠人教育的面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还拍摄了展览同名纪录片和知名古建专家阮仪三教授以及今日依然活跃在建筑营造一线的传统营造匠人的视频访谈。此外,展览期间,主办方还为观众准备了鲁班锁和斗栱搭建的互动游戏,并为观众准备了展览特制藏书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