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联影董事长薛敏:中国品牌助力全球战“疫”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联影董事长薛敏:中国品牌助力全球战“疫”

发布时间:2020/05/13 新闻 浏览:581

上海早报网5月12日电  5月10日,为展示中国品牌发展成果,共话品牌发展未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中宣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云”上拉开帷幕。当天,联影董事长薛敏作为开幕日发言的企业代表,发表了题为《中国品牌助力全球战“疫”》的演讲。

疫情大考,一大批中国品牌冲到前线

在演讲中,薛敏表示,疫情爆发,从春节开始,全国对于医疗防护物资、关键医疗设备的需求突然暴增。在这样一次百年不遇的疫情大考下,无论是防护物资,还是在高端医疗设备、基因检测、疫苗等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一大批中国品牌在第一时间冲到了前线,以最快的响应速度、全力投入抗疫,扛起行业大旗。联影就针对前线医生的需求展开应急研发,集中攻关,推出了一系列抗疫创新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在此次全民抗疫过程中,方舱医院无疑是一大创举,但因为是临时的会展中心等民用场馆,不能满足CT对于医用场地非常复杂严苛的要求。薛敏介绍,联影仅用了5天时间,紧急研发出了方舱CT,就像一个集装箱一样快装快拆,插电即用,解决了医院的迫切需求。此外,还有智能化的CT、具备可视化曝光功能的移动DR,人工智能的辅助分析应用,以及基于5G的远程医疗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这次科技抗疫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实现了“全智能自动扫描导航”的天眼CT,检查时患者不用脱下口罩,医护人员也不用接触患者,医生隔室操作就能完成自动摆位和扫描,大大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应用到了联影全线的CT产品。

此外,联影还和医院密切合作,开发了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它可以自动标记病灶,对病情进行精准的量化评估和分级,把5-10分钟的阅片时间缩短到了一分钟以内,且精准度高于90%。 这个人工智能应用不仅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等全国90多家医院得到了应用,还进驻到了马来西亚,即将对英国开放。

薛敏介绍,疫情期间,联影集结了全集团研发、生产、供应链、售后、临床培训各方面的力量,全力保障前线设备的及时供应和24小时高负荷运转。向全国一共发出了将近1000台抗疫关键的CT和DR设备,派遣了300多位工程师、临床培训专家支援前线,同时也携手股东为疫情重点地区捐赠了价值1.1亿的设备及服务。

而在国内疫情日趋可控的同时,海外疫情接连告急,联影和许多中国企业也都在积极响应他们的迫切需求,将CT、呼吸机、人工智能等产品快速支援海外抗疫。就在前不久,联影的车载智能CT开进了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最大医院――迈蒙尼德斯医疗中心,为当地患者提供扫描。这也是全美第一台为新冠疫情专设的24小时全天候车载CT。不止在美国,联影还紧急向俄罗斯、波兰、马来西亚、南非等全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提供了设备援助,同时还派遣了临床专家为当地医生提供技术培训。

打破国际行业壁垒,中国智造成功突围

薛敏表示,回想SARS时期,我们使用的主要设备主要是低端的X光机,那时医院里的设备清一色都是国际品牌。如今,我们国产的智能化CT已经广泛应用在了全国的各大医院,甚至是社区卫生中心。“十几年过去,我们能明显看到,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品牌已经完成了多年来难以想象的蜕变。之所以说难以想象,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来,高端医疗设备行业都是一个巨人的国度,主导这个行业的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巨头,中国品牌就像是一个局外人。”

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本身的技术壁垒确实很高,难度不亚于航空航天。2014年联影产品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市场上90%的设备都是进口品牌,国产品牌的话语权非常小。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自身长期缺乏核心技术护城河,导致长期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品牌、质量和技术都是短板。在激烈的竞争下想要生存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更不用提品牌的打造。

薛敏坦言,根据行业多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要打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以工匠精神的严标准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此外,单点发力很难在成熟的行业里成功突围,还要进行设计、服务、市场等全方位的创新。以超越和引领为目标做长远布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此,联影在成立之初,就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但我们认为是注定能走得长远的路:必须全线覆盖、自主研发!必须掌握全部核心技术! 必须对标国际顶尖水准,实现最一流的产品性能! 这是一个投入巨大,风险极高、耗时长久的尝试,国际上也没有先例,整个团队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此,连续9年,联影投入了全部的心力和大量的资金在产品研发与核心技术的攻坚上,实现了全线影像诊断和放疗设备的自主研发,并且向全球发布了一系列世界首台、业界首创的产品。比如打造了全球第一无二的2米PET-CT、世界首台超大孔径的磁共振、一体化的CT引导直线加速器,还有中国首台一体化PET/MR、640层超高端CT,这些无一例外都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的技术空白,为联影品牌的打造奠定了基础。“我们也已经初步完成了全线产品核心部件的技术攻坚,并陆续实现量产,目前我们的自研比例已经在行业里位居第一。”

薛敏介绍,有了核心技术和创新实力的充实,联影也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认可和信赖。过去几年,多个产品线的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居第一,CT和MR也代表中国品牌前所未有地冲进了前三。从整个行业角度大家也可以看到,短短几年时间,国产占有率已经在迅速攀升,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国产CT新增市场占比已经达到了40%左右。在海外市场,联影也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质量,实现了中国智造高端医疗设备在美国、日本、欧洲等高端市场的破冰――在全球高端医疗设备第一大国美国,联影已经布局了生产基地和多个研发中心,全线产品已经进驻到包括华盛顿大学医学院、UC Davis等美国医疗及科研机构。在日本,联影的PET-CT进驻到了日本最大单体私立医院藤田保健卫生大学医院、日本最大集团性医院日本综合南东北医院……

 “新基建”铺设快车道,助力中国品牌登上世界舞台

如今,中国品牌已经在许多领域站稳了脚跟,发展壮大,甚至享誉国际。但对于中国智造,尤其是高端医疗设备,要跻身世界级品牌的行业,依旧任重道远。

薛敏认为,当前许多新技术、新学科逐渐发展成熟,未来5-10年将是国产企业赶超的关键窗口期,我们有机会推动中国智造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迈进,在未来实现引领。

“基于我们和美国顶尖分子影像团队的合作,我们自主研发了这样一台探索人体的哈勃望远镜――世界首台全景动态PET-CT探索者 。这台设备把传统设备二三十厘米的轴向视野拓展到了将近2米,全身扫描从传统20分钟缩短到30秒以内。这是它产生的人体全身动态的PET-CT图像,通过它,人类第一次能够用肉眼清晰观测到药物在全身血管里流动、扩散、最终被组织器官吸收并代谢的全过程。目前,这台设备已经进驻到了中国和美国的多家顶尖医疗及科研机构,基于这台设备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将为癌症的精准诊疗、新药开发、人体生物机理探索带来全新可能性。”

薛敏表示,借助先进的设备平台和AI技术,联影也参与到中国脑科学研究中,围绕脑发育、脑疾病等关键领域展开前瞻探索,从而推动老年痴呆、自闭症、帕金森、脑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联影全线的高端医疗设备及临床诊疗全流程赋能。“就像自动驾驶一样,未来的影像设备也将会是全智能化的机器人,自动进行患者的扫描和诊疗,并且会更加高效、低剂量、更精准。”

 芯片是核心部件中的核心部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型医疗设备核心部件的性能和成本。企业要向高附加值领域突围,掌握创新主动权,芯片是一大关键。对此,联影组建了自己的医疗芯片公司,开始向核心的元器件领域拓展。通过打造定制化的医疗芯片,让设备性能大幅提升,更加智能化,也更加小型化。 目前,首款PET芯片已经完成设计即将量产,CT芯片也即将完成流片。未来,联影还会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创新边界,和大健康产业产生更深度的融合。基于在可穿戴设备、手术机器人、医疗云以及AI等方面的布局,将全力打造一个贯穿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智能化的医疗健康生态。

“21世纪将会是智能革命的世纪。以5G、AI、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基建’,将为中国品牌铺设一条加速发展的快车道。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创新、目光长远,拥抱国际竞争与合作,在不远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中国品牌登上世界舞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