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海法院全面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上海法院全面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0/06/05 新闻 浏览:517

上海早报网6月3日电(王文娟)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通报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自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上海法院共受理环资案件2294件,包括民事案件1429件,行政案件633件,刑事案件216件,公益诉讼案件16件;共审结环资案件2227件,包括民事案件1404件,行政案件604件,刑事案件206件,公益诉讼案件13件。

在已受理的案件中,环资刑事案件数量呈现增长趋势。2017年至2019年,上海法院分别受理环资刑事案件131件、160件、170件。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受理环资刑事案件46件,仍与去年同期50件基本持平。上海高院分析,环资刑事案件的增长趋势,与上海不断加大对环境资源犯罪的惩治力度息息相关。

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占比较高。2019年,上海法院受理生物多样性案件为143件,约占环资刑事案件的84%。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为71%,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据了解,此类案件主要包括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犯罪,非法猎杀、出售濒危野生动物犯罪,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犯罪等。

与之相反,环境污染案件整体呈现出缓和趋势。2017年至2019年,上海法院分别受理环境污染案件807件、512件、523件。2020年上半年受理该类案件179件,同比下降了26%,可见《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之后,全市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取得了实效。

记者在翻阅会议材料时发现,为增强环境资源司法保障能力,2019年底,上海高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资源生态司法保护和审判专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推进全市法院环资审判体制机制和专业化建设改革。

“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优化环资管辖体制、明确管辖环资案件法院的功能定位、全面推行‘三合一’审判,切实为上海建成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大力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上海高院副院长陈昶说。

据介绍,2019年底,上海高院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精神,以及重要水系和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对环资管辖体制进行大幅调整,规定2020年1月起将环资民事、行政、刑事三类案件按照统一的集中管辖标准,交由金山、青浦、崇明、上铁四家法院负责审理。其中,金山、青浦、崇明三家法院审理其辖区内的环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上铁法院审理其余应由基层法院审理的环资案件,而这四家基层法院的环资案件全部上诉至上海三中院。

同时,上海法院致力于打造三级联动、各有定位、各有侧重的功能格局。具体而言,上海崇明法院重点保障世界级生态岛、东滩重点生态区域,以及长江口战略协同区;上海青浦法院重点保障环淀山湖水乡古镇生态区,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青浦西部湖泊群以及黄浦江上游生态保护区;上海金山法院重点保障杭州湾北岸生态湾区,以及杭州湾北岸战略协同区;上铁法院重点保障东海海域湿地区,以及黄浦江生态廊道、吴淞江生态廊道。上海三中院统筹全域并依法进行审级监督。上海高院负责指导全市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对外协调与长三角地区环境资源司法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对内聚集审判资源、对外形成联动优势,全市三级法院还主动从民事、刑事、行政审判部门抽调专门法官,组建环资审判团队,并全面推行环资“三合一”审判机制,以切实行动促进审判理念统一,推动生态环境的一体保护和修复。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