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海普陀打造“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上海普陀打造“家门口的‘四史’学堂”

发布时间:2020/06/07 新闻 浏览:558

普陀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普陀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性社会”要求,用好各级党群服务阵地离家近、资源多、形式活、贴百姓的独特优势,致力打造“家门口的‘四史’学堂”,推动学习教育广覆盖,有引力,显实效。

因地制宜,让学习更“近”。近年来,普陀区逐步建立健全“1个区级+10个街道(25个片区)+339个居村(楼宇园区)”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各级党群服务阵地随时向党员、群众敞开,服务周边的机关、企业、居村党员群众。“四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普陀区将党群服务阵地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各街镇、网格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围绕沪西工运史、苏河变迁、城市发展等,迅速形成内容多样的每周课程清单,供周边楼宇、园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就近预约“点单”,确保党组织和党员时刻能在身边的“四史”学堂找到适配的课程,成为党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主阵地。

整合优势,让资源更“聚”。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充分发挥统力量、聚资源的独特优势,排摸整合辖区单位内学者“大咖”、先进典型等学习资源,共同传递党的声音、传播精神力量,将阵地打造成学习“四史”的“人气”打卡点。如: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年计划为全区党组织“量身定制”250场学习课程,邀请著名作家叶辛、何建明等“大咖”讲述红色历史,并通过线上平台供全区3000多个基层党组织,8万余名党员点播学习,吸引了一大批“粉丝”;长风生态商务区“长相荟”楼宇党群服务站引入华师大思政系专业师资,为白领党员开展专题讲学;石泉路街道居住着徐虎等近20多名劳动模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劳模讲堂”,邀请身边典型为年轻社工、“两新”党员宣讲奋斗精神;长寿路街道党员干部走进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为党员群众宣讲苏州河贯通后的普陀发展愿景等,真正做到把资源汇聚“一堂”,让“四史”学习内涵更丰富、更延展。

浸润学习,让形式更“活”。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因地制宜,针对“两新”“社区”党员、青少年等不同学习群体,运用听、说、读、写多种学习方法,分类施教。如:针对社区居民,与“三会一课”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通过重温红色经典、文艺诵演等群文活动,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针对“两新”白领,开发学“四史”红色游戏,开展TED演讲赛,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针对青少年,开展“四史”知识竞赛、漫话“四史”等活动,寓教于乐,以史育人。灵活而多元的浸润式学习,让“四史”学习接地气,入人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为民解忧,让成效更“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作为衡量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家门口的‘四史’学堂”既是接待群众的首问中心,也是解决问题的议事平台,让老百姓共享家门口的“零距离”服务。各个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管理和服务“两网”融合,建立问题“发现―跟踪―解决―反馈”闭环机制。同时,建立领导干部“片区接访机制”,及时收集、反馈社区群众需求,以做促学,提升问题解决实效。如: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工人新村曹杨一村面临非成套改造工作,居委会了解到一户患病老人遇到租房难的问题,片区迅速协调辖区一家房产中介,帮助老人寻找到了合适房源,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拥有上万户居民的上海环线内最大住宅小区中远两湾城,居民区党组织总结疫情期间的定期共议共战机制,建立红色议事厅,及时共商化解后疫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基层社区治理精细化,实现“三个零”:社区业主零感染、居委会和物业员工零感染、防疫期间小区零责任事故。

(供稿:普陀区委组织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