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水上救援迎来新利器 水上移动医院联合研发项目在沪启动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水上救援迎来新利器 水上移动医院联合研发项目在沪启动

发布时间:2020/08/03 新闻 浏览:532

水上移动医院  图片均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提供

上海早报网8月2日电  正值烈日当空,一阵急促的马达声打破了上海崇明明珠湖水面的宁静――“坚持一下,我们马上就到水上移动医院!”今天下午,一艘快艇从湖面上飞驰而来,激起朵朵白色浪花。快艇上,医护人员正在安慰一名头部有明显外伤的伤员……实际上,这并非真实发生的事件,而是针对可能到来的一场洪涝灾害专门举行的应急演练。当日,以此次演练为开端,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牵头发起的“水上移动医院联合研发项目”在上海崇明明珠湖启动并完成揭牌。

今天现场模拟的是崇明突然发生洪涝灾害,乡村自建房被洪水冲塌,房屋内有两名伤员被落下的房梁砸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因陆地地面被淹,迅速在当地建立水上救援移动医院。接到指令,救援队得知2公里处水域有2名伤员,遂派出2名队员乘坐快艇前往救治。

转运救治伤员

这场演练并非无由之战。7月上半月,长江流域连日暴雨,汛情告急,防汛防洪压力大,太湖、淮河流域多处出现内涝,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汇集和发散之地。如若上海一旦遭灾,将会辐射全国,影响难以估计。为充分发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防汛救灾中的作用,为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提供有力保障,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牵头发起的“水上移动医院联合研发项目”今天正式揭牌。

“伤员A头部明显受伤,主诉有重物撞击头及颈部,将尽快返回水上移动医院。”“伤员B左上肢有明显外伤出血,马上转运!”两位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一边转运伤员,一边用通讯工具与水上移动医院大本营沟通。很快,两位伤员被转运至水上移动医院,在帐篷前的浮动平台上进行颈托固定及止血处理后,送入帐篷中的监护室。这次演习中使用的水上移动医院由浮动平台和2个可拆卸式医疗帐篷组成,配备有监护室与负压病房,作为演练演示使用,也是此次研发项目的初始模型。伴随“水上移动医院联合研发项目”的启动,后期将进一步设计优化。

转运救治伤员

据悉,此次研发项目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衔发起。武汉抗疫期间,这支队伍支援东西湖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其车载移动医院和帐篷移动医院在方舱医院的救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次,东方医院联合上海旗华水上工程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一起,将工程研究,材料研究和医学研究相结合,形成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攻关团队,力争将移动医院的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到未来可能的水上医学救援中。

据项目负责人、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刘中民介绍,目前随着水上救灾援助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水上浮动医院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作为水上浮动医院的医学救援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救援船吨位大,对水域要求高,移动不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速度较慢,使得水上医疗救护系统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这在城市内涝的救援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本研发项目将致力于打造一种用于救援的便捷式水上移动医院,实现浮动平台和可拆卸式医疗帐篷的有机结合,突出便捷性,安全性和机动性的统一。

“水上移动医院联合研发项目”正式揭牌

作为此次项目的领衔发起队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来自医院各科室,2016年成为首支WHO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救援队实行的是平战结合、主动应急的管理模式,每天都派专人值守世界各地灾情动态;每周坚持一次常规训练,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封闭式专项训练。成立以来,先后参加过玉树地震、昆山大爆炸、盐城龙卷风、贵州安顺公交事故等重大自然、人为灾难的应急救援。2017年11月,救援队与金汇通航签署合作协议,由东方医院指导金汇通航组建航空救援队,并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航空救援分队。此次水上移动医院研发项目的揭牌及后续推进,将进一步填补灾难应急救援在水路上的空白,真正实现灾难医学“水陆空”立体体系模式。(孙钰 轩召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