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一瓶水的接力”公益慰问第三站:致敬交通的“枢纽”
发布时间:2020/08/24 新闻 浏览:504
上海早报网8月23日电 为高温下维护城市秩序的交警们送上自己的一份敬意,说一句“辛苦了,你们的付出,我们在乎”……8月22日,由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携手上海申美共同发起的“一瓶水的接力”公益慰问来到了第三站――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这次公益行动不仅有来自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还有《阿彦和他的朋友们》爱心团队以及热心市民共同参与。
当天,即使是带领小记者们参观工作环境,交警们也不忘维护一下“交通秩序”,让大家排好队。当推开交警道路交通研判室的门时,整座城市的脉络就像一张画卷一样在电子屏幕上展开。
“这是上海交警实时研判地图。”带领参观的柳警官介绍道。随着科技的发展,交警的工作也向“信息化”迈进。“我们以前都是到现场去查看,排堵。但现在可以通过系统,针对特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定制化交通监管。这些工作,需要的是更严谨的态度。就像是我们看到的这条路。因为有8条公交线路,导致左转困难,我们为此设置了潮汐车道。”
在日常的信号灯背后,也有交警们细致严谨的规划:“我们会在不同时间段,通过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并时时进行优化。在我们的每一段路程中,都有一双眼睛,注视着我们道路的前方。”柳警官认为,交通管理不是点的问题,而是面的问题。从大局观出发,用严谨的态度照顾每一个细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戴头盔的作用是什么吗?”“是为了在交通事故中保护我们的头部不受伤害,提高生存率。”“我们为什么要系安全带呀?”“是为了在交通事故中保护我们自己,不被甩飞出去!”在交通安全“一盔一带”科普中,即使年龄还小,但小记者们的安全意识却完全不少,回答起问题来很是有模有样。
“车上的每一个座位都配备有安全带。”负责科普的是倪嘉辉,他作为上海市公安局“百佳标兵”、马天民式民警,率领着他的“小虎队”,解决了很多道路的“疑难杂症”。“有些安全带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你们需要好好地观察。”他关切地嘱托道。
开学季将近,小记者们马上就要回归校园生活,继续自己的学习之路了。他们签下“承诺书”,纷纷许诺会时刻提醒自己的亲朋好友,关注“一盔一带”。
其实在一开始,当小记者们初到杨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时,总不免带了一些拘谨。在最初的送水仪式上,面对着一位位站得笔直的交警,他们的话语中带着一丝紧张:“谢谢你们。”交警们郑重地接过水,对小记者们行了一个礼。
但之后,随着了解的慢慢深入,交警们俨然变成了可亲的“邻家哥哥”。小记者们急不可待地冲出门去,将水送到每一位在高温下奋斗的“交警哥哥”。与此同时,成立超过10年的爱心团队《阿彦和他的朋友们》也来到现场,为交警们送上一瓶水,为爱心公益事业添砖加瓦――“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上一篇: 从“渔阳里2号”到“新渔阳里6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