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争当“金牌店小二” “全程网办”从申报到取证只用5天
发布时间:2021/01/09 新闻 浏览:550
从申报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检查项目,到审批、取证总共用了5天时间,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没有跑一次。而在以前,这样的大型项目审批、验收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
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的背后,是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以智慧城市、智慧消防建设为支点,融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争当服务企业和市民“金牌店小二”的持续探索和不懈推进。
“全程网办”没有跑一次
为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0年3月开始,上海市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正式推出“四加四减便民措施”,其中“办理时限做减法”备受关注:“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公众聚集场所办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将审批时限从原13个工作日(10日内检查,3日内发证),缩短为在5个工作日(3日内检查,2日内发证)”。
随后,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受理行政审批项目开始全面推广网上申报、网上预审受理模式,但由于“一网通办”尚未开通电子证照功能,始终无法实现“全程网办”的最后一公里:即市民在领证时还需要跑一趟受理窗口。为满足企业、市民申报办理消防行政审批“零往返”的新期待,在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指导下,徐汇区消防救援支队主动对接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应急局寻求帮助和支持,反复研究摸索,最终确定将消防行政审批结果通过徐汇区政府官网政务公开主动予以公开并供市民下载,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除公共娱乐场所外300平方米以下公众聚集场所取消审批”,以及“全程网办”的承诺。
作为“全程网办”的受益者,上海中房康健房产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王经理印象深刻。“2020年12月,我们申报了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检查项目,那么大一个项目,从报项目到审批取证,总共只用了五天时间,全部是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办理的,没有跑一次。”
王经理说,消防部门现场检查时,不仅对大型商业综合体进行了全面体检,“还开了‘药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既缩短办理时间又提高了服务质量”。
2020年该政策实施以来,徐汇消防共受理行政审批项目285件,基本实现了从网上申报到网上发证的全程网办,得到社会单位一致好评。
“放管服”为企业赋能增能
作为与企业、市民直接打交道的一线执法部门,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赋能增能,既做到规范监督执法、有求必应,又做到无事不扰,上海消防部门一直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为进一步提升消防服务效能,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党委专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执法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工作意见》,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想人民所想,创人民满意”,主动接受市民群众监督、评议。
2020年以来,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主动靠前服务,以辖区驻沪央企“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为标杆,帮扶指导集团公司自上而下健全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和制度体系,建立实行高于国家标准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以点带面提升水上区域整体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以更安全的消防安全环境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期间,水上消防部门多次深入集团公司及下属基层单位内部,采取点对点上门服务、专家“会诊”等形式,寻找梳理消防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指导集团编写制定了消防安全工作指南。
企业感受“有温度的执法”
在对企业开展服务监管的过程中,上海消防还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让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2019年3月,市司法局与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市消防局联合出台了《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这不仅是上海的首次尝试,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跨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其中对消防领域的6项轻微违法行为明确免予行政处罚。
一位消防执法人员表示,对于这6项轻微违法行为虽然免予行政处罚,但要求行政执法单位通过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促进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避免再次犯错。